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副高终极考试模拟试卷(B0),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副高终极考试模拟试卷(B0),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不属于八会穴的是( )
  A. 章门 
  B. 膈俞 
  C. 阳陵泉 
  D. 悬钟 
  E. 天宗 
 
2. [单选题]治寒疝疼痛、睾丸偏坠等证,宜选用
  A. 肉桂 
  B. 小茴香 
  C. 花椒 
  D. 丁香 
  E. 吴茱萸 
 
3. [单选题]太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食纳减少 
  B. 胸下结硬 
  C. 腹满而吐 
  D. 时腹自痛 
  E. 自利不渴 
 
4. [多选题]寒邪为患眼病的特点包括有
  A. 易伤阳,致气血凝滞 
  B. 常兼挟燥邪,风邪犯目 
  C. 发病急,易深中于里,致病范围广 
  D. 常兼挟风邪、湿邪致目为病 
  E. 常致胞睑紫暗,硬胀,冷泪,睛高突起 
 
5. [单选题]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A. 调节阳经经气 
  B. 调节督脉、任脉 
  C. 调节冲、任、督、带 
  D. 总调奇经八脉 
  E. 总调冲、任、督脉 
 
6. [单选题]药物通过角膜进入眼内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A. 角膜上皮及角膜内皮细胞对药物的通透性 
  B. 药物在角膜基质中的弥散率 
  C. 药物在角膜基质中的物理性质 
  D. 药物经角膜进入血液时在角膜缘处的损失率 
  E. 以上全项 
 
7. [多选题]可以清泻肝经实火的药物是
  A. 旱莲草 
  B. 夏枯草 
  C. 青黛 
  D. 龙骨 
  E. 龙胆革 
 
8.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
  A. 心、脾 
  B. 小肠 
  C. 膀胱 
  D. 心、小肠 
  E. 肾、膀胱 
 
9. [多选题]白睛为气轮,从五轮学说考虑,则其相关脏腑病机为
  A. 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B. 心火移热小肠,小肠之火上炎 
  C. 风热之邪上攻,肺之宣发肃降失司 
  D. 大肠传导失职,热结有碍肺气肃阵 
  E. 肝胆火旺,上攻白睛 
 
10. [单选题]检查视神经乳头时应观察其,除了:
  A. 大小 
  B. 形态 
  C. 边缘是否清楚 
  D. 透明度 
  E. 生理凹陷有无扩大 
 
11. [单选题]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炙甘草汤 
  B. 酸枣仁汤 
  C. 甘麦大枣汤 
  D. 天王补心丹 
  E. 朱砂安神丸 
 
12. [单选题]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痰不利,并兼有大便秘结,宜首选的药物是
  A. 柴胡 
  B. 菊花 
  C. 牛蒡子 
  D. 薄荷 
  E. 葛根 
 
13. [多选题]乳香与没药的共同功效是
  A. 活血通经 
  B. 活血止痛 
  C. 破血消 
  D. 利水消肿 
  E. 消肿生肌 
 
14. [多选题]下列证候中,哪项是陈皮的主治证
  A. 肝郁胁痛 
  B. 湿痰咳嗽 
  C. 风痰咳嗽 
  D. 寒痰咳嗽 
  E. 胃热呕吐 
 
15. [单选题]功效为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方剂是
  A. 清骨散 
  B. 苇茎汤 
  C. 麻黄汤 
  D. 定喘汤 
  E. 泻白散 
 
16. [单选题]治疗壮热不退、热极动风,宜首选
  A. 钩藤 
  B. 天麻 
  C. 全蝎 
  D. 地龙 
  E. 羚羊角 
 
17. [多选题]眼部检查的方法,错误的是
  A. Schirmex试验,将5mm×35mm消毒滤纸条折叠端放于外侧1/3下穹隆处 
  B. 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时,用5.5g和7.5g砝码同时测量 
  C. 裂隙灯检查法以直接焦点照明法最为常用 
  D. 角膜知觉检查应双眼同时测试,以做对比 
  E. BUI试验,小于10秒为BUT缩短 
 
18. [单选题]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A. 邪正盛衰 
  B. 气血失常 
  C. 阴阳失调 
  D. 津液代谢失常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下列几种药物中,哪一种可以减少房水分泌( )
  A. 匹罗卡品 
  B. 20%甘露醇 
  C. 阿托品 
  D. 镇静剂 
  E. 醋氮酰氨 
 
20. [单选题]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 桂枝 
  B. 荆芥 
  C. 防风 
  D. 麻黄 
  E. 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