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题库在线组卷(V3),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评价医学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是( )
  A. 患者的意见 
  B. 患者家属的意见 
  C. 新闻媒体的认定 
  D. 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生存环境的改善 
  E. 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2. [单选题]患儿,男,16月。尚不能单独行走,反复感冒,面色无华,形体偏瘦,动则汗出,寐则盗汗,五心烦热,毛发稀疏,肋缘外翻,舌质红,少苔,指纹浮红。其证候是
  A.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 
  B. 外感风寒,肺卫失宣 
  C. 肺脾两虚,气血不足 
  D. 肾虚骨弱,精血失充 
  E. 肺气虚弱,邪毒留恋 
 
3. [单选题]脉象分阴阳,属于阳的脉象是( )
  A. 浮 
  B. 沉 
  C. 小 
  D. 涩 
  E. 细 
 
4. [单选题]阴中求阳的治法适用于
  A. 阳盛 
  B. 阴阳两虚 
  C. 阴虚 
  D. 阳虚 
  E. 阴盛 
 
5.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左乳胀痛10天,局部红肿热痛,中软应指,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的外治法是
  A. 乳房按摩,并用金黄散外敷 
  B. 切开引流,行弧形切口 
  C. 切开引流,行反射状切口 
  D. 切开引流,行十字形切口 
  E. 应用砭镰法 
 
6. [单选题]患者初起眼有异物感,视物不清,继而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眵多,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治疗除主穴外,还应选取( )
  A. 少商、外关 
  B. 侠溪、行间 
  C. 太冲、外关 
  D. 合谷、太冲 
  E. 太阳、行间 
 
7. [单选题]肝郁脾虚证大便的性状是( )
  A. 溏结不爽 
  B. 黄糜臭秽 
  C. 完谷不化 
  D. 稀水样便 
  E. 脓血便 
 
8. [单选题]具有利水养阴作用的方剂是( )
  A. 导赤散 
  B. 玉女煎 
  C. 清胃散 
  D. 黄连解毒汤 
  E. 普济消毒饮 
 
9. [单选题]阴阳学说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顺时养生 
  B. 保养正气 
  C. 谨避邪气 
  D. 调摄精神 
  E. 保养形体 
 
10. [单选题]患者腰部扭伤,痛在腰部正中,舌质淡红,脉弦。针灸治疗除阿是穴、腰痛点、委中外,宜选取( )
  A. 太冲 
  B. 阳陵泉 
  C. 太溪 
  D. 手三里 
  E. 后溪 
 
11. [单选题]段某,男,49岁。平素性急,时而头晕,有高血压史。今日中午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赤身热,苔黄腻,脉弦滑而数。中医诊断为
  A. 中风之痰湿中阻证 
  B. 中风闭证痰火闭窍证 
  C. 中风中脏腑脱证 
  D. 中风中脏腑痰浊瘀闭证 
  E. 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 
 
12. [单选题]脑的功能归属于五脏,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肺、肝 
  B. 心、肝、脾 
  C. 肺、脾、肾 
  D. 心、脾、肾 
  E. 心、肝、肾 
 
13. [单选题]主身之血脉的脏是(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4. [单选题]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的与卫生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是
  A. 卫生行政法规 
  B. 卫生规章 
  C. 卫生标准 
  D. 自治条例 
  E. 单行条例 
 
15. [单选题]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是( )
  A. 急性白血病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大失血 
  E. 急性溶血 
 
16. [单选题]脾胃虚弱应忌食
  A. 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 油炸黏腻、寒冷固、不易消化食物 
  C. 胡椒、辣椒、大蒜 
  D. 脂肪、动物内脏 
  E. 葱、蒜、萝卜 
 
17. [单选题]VP方案常用于治疗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妇女月经先期的是
  A. 肝郁血热 
  B. 阳盛血热 
  C. 营血亏损 
  D. 阴虚火旺 
  E. 脾气亏虚 
 
19. [单选题]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
  A. 上午 
  B. 下午 
  C. 中午 
  D. 前半夜 
  E. 后半夜 
 
20. [单选题]某男,67岁。症见心下痞塞,满而不痛,恶心呕吐,腹中肠鸣,大便溏薄,次数增多,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治宜选用
  A. 半夏泻心汤 
  B. 葛根芩连汤 
  C. 保和丸 
  D. 痛泻要方 
  E. 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