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外科高级职称(正高)2024笔试考试试题(R7),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外科高级职称(正高)2024笔试考试试题(R7),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不能从问诊中获得的是( )
  A. 面赤 
  B. 黄疸 
  C. 苔白 
  D. 头痛 
  E. 食欲 
 
2. [单选题]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3. [单选题]肝在五行属木,与其相表里的是( )
  A. 胃 
  B. 膀胱 
  C. 小肠 
  D. 胆 
  E. 爪 
 
4. [单选题]有约束骨骼作用,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是( )
  A. 经别 
  B. 经筋 
  C. 皮部 
  D. 经脉 
  E. 别络 
 
5. [多选题]颈内动脉的分支主要包括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中动脉 
  C. 大脑后动脉 
  D. 眼动脉 
  E. 小脑上动脉 
 
6.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7. [多选题]非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痛、温觉丧失,触觉及深部感觉完好或轻度减退 
  B. 手鱼际肌肌肉萎缩 
  C. 小腿肌肉萎缩 
  D. Charcot关节 
  E. 脊柱侧弯畸形 
 
8. [多选题]在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处 
  B. 多数的动脉瘤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动脉中纤维组织代替肌层,内弹力层变性断裂和胆固醇沉积于内膜,经过血流冲击逐渐扩张形成的梭形动脉瘤 
  C. 动静脉畸形是在原始血管网期发育障碍而形成的,其血管壁发育不全,厚薄不一,在血压突然升高,血流冲击下发生破裂 
  D. 动脉炎、梗死和肿瘤也可可直接破坏动脉壁,导致管壁破裂 
  E. 血液凝血功能低下时,脑动脉壁也易破裂 
 
9.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抑木扶土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滋水涵木 
 
10. [单选题]根据取象比类,肝属五行中的( )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11. [多选题]关于头皮裂伤,现场急救首选措施中错误的有
  A. 抗休克 
  B. 止痛 
  C. 安慰 
  D. 压迫止血、包扎 
  E. 抗感染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胸痹治疗方法的是( )
  A. 活血化瘀 
  B. 通阳宣痹 
  C. 豁痰泄浊 
  D. 滋阴润肺 
  E. 益气通阳 
 
13.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A. 数脉 
  B. 紧脉 
  C. 结脉 
  D. 促脉 
  E. 代脉 
 
14. [多选题]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A.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B. 阴阳相互转化 
  C. 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对立制约 
  E. 阴阳消长平衡 
 
15. [多选题]仅含3层细胞结构的大脑皮质是 ( )
  A. 缘上回 
  B. 海马 
  C. 岛叶皮质 
  D. 颞横回 
  E. 齿状回 
 
16. [单选题]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A. 散寒解表 
  B. 扶正解表 
  C. 解肌发汗 
  D. 解表发汗 
  E. 宣肺解表 
 
17. [多选题]有关脑静脉系统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脑浅静脉主要包括大脑上、中、下静脉 
  B. 大脑浅静脉主要汇集整个大脑的皮质血液,并注入大脑深静脉和静脉窦 
  C. 大脑深静脉主要是大脑大静脉包括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 
  D. 基底静脉主要汇集纹状体的下部、丘脑、下丘脑和中脑上部的血液,并注入大脑大静脉 
  E. 静脉窦主要汇集大脑半球的血液,并通过颈静脉孔注入颈静脉 
 
18.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A. 面色无华 
  B. 善惊易恐 
  C. 心烦少寐 
  D. 形寒肢冷 
  E. 心痛阵作 
 
19. [多选题]黄连解毒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水牛角 
  B. 黄芩 
  C. 黄连 
  D. 黄柏 
  E. 栀子 
 
20. [单选题]大椎的取穴法为( )
  A. 活动标志取穴法 
  B. 肌性标志取穴法 
  C. 骨度折量取穴法 
  D. 骨性标志取穴法 
  E. 简便取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