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儿童保健卫生正高高级职称精选在线题库(Q7),更多儿童保健(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抽查比普查更容易设计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D.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E.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2. [单选题]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特点是( )
  A.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B.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C.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少腹空痛,心悸眼花 
  D.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E.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 
 
3. [多选题]气滞所致疼痛可以出现( )
  A. 重痛 
  B. 绞痛 
  C. 窜痛 
  D. 胀痛 
  E. 酸痛 
 
4. [多选题]脂肪在体内的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提供能量 
  B. 提供必需脂肪酸,有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C.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 防止散热 
  E. 机械的保护 
 
5.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A. 阻滞气血运行 
  B. 影响津液代谢 
  C. 易扰乱神明 
  D.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 气机不畅 
 
6.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7. [单选题]血证的治疗原则为( )
  A. 治标 
  B. 治本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E. 调整阴阳 
 
8. [多选题]药物的性味归纳正确的是( )
  A. 寒凉属阴 
  B. 温热属阳 
  C. 咸甘发散为阳 
  D. 酸苦涌泄为阴 
  E. 淡味渗泄为阳 
 
9. [单选题]下列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中,可以治疗偏头痛及瘰疬的是( )
  A. 液门 
  B. 中渚 
  C. 阳池 
  D. 天井 
  E. 外关 
 
10. [多选题]在临床试验设计中,所用效应指标要求是
  A. 客观指标 
  B. 准确的指标 
  C. 稳定可靠指标 
  D. 灵敏的指标 
  E. 软指标 
 
11. [单选题]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 )
  A. 浮脉 
  B. 洪脉 
  C. 沉脉 
  D. 涩脉 
  E. 虚脉 
 
12. [单选题]虚证的概念是( )
  A. 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B.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 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D. 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 
  E. 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 
 
13. [多选题]关于正常新生儿,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出生时胎龄≥37周,<42周 
  B. 出生体重≥2500g,≤4000g 
  C. 身长47cm以上 
  D. 头围在36cm以上 
  E. 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14. [多选题]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是
  A. 易发生消化紊乱与营养不良 
  B. 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 
  C. 生长发育最迅速 
  D. 智能发育突出 
  E. 抗病能力弱,易患传染病 
 
15. [多选题]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依据包括
  A. 有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的心肌疾患 
  B. 意识异常 
  C. 四肢湿冷,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 
  D. 心率快,脉搏细速或不可及 
  E. 少尿或无尿 
 
16. [多选题]儿童锌缺乏的表现包括
  A. 伤口愈合快 
  B. 生长发育落后 
  C. 易感冒 
  D. 反复口腔溃疡 
  E. 偏食、异食癖 
 
17. [多选题]调查表的设计包括哪些步骤
  A. 明确研究目的 
  B. 建立问题库 
  C. 设计调查表初稿 
  D. 初稿修改(试用和修改) 
  E. 效度和信度检验 
 
18. [多选题]属于安神剂的是( )
  A. 天王补心丹 
  B. 朱砂安神丸 
  C. 酸枣仁汤 
  D. 安宫牛黄丸 
  E. 至宝丹 
 
19. [多选题]属于开窍剂的是( )
  A. 安宫牛黄丸 
  B. 至宝丹 
  C. 苏合香丸 
  D. 阳和汤 
  E. 乌梅丸 
 
20. [多选题]研究疾病与职业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A. 暴露机会 
  B. 民族 
  C. 劳动条件 
  D. 精神紧张强度 
  E. 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