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
A. 出血量多
B. 出血不畅
C. 出血夹有血块
D. 出血伴有疼痛
E. 出血量少
2. [单选题]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感知觉障碍是
A. 幻想性错觉
B. 假性幻视
C. 自窥症
D. 言语性幻听
E. 内感性不适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 别人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
B. 常无法遵守指令,无法完成功课或其他活动中的义务
C. 言语发育落后,与人交往困难
D. 对来自各方面刺激几乎都有反应
E. 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
4. [单选题]在抑郁症评估的量表中,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Zung量表为他评量表
B. Beck量表为他评量表
C. HAMD量表为他评量表
D. Carroll量表为他评量表
E. 1Carroll量表为自评量表
5. [单选题]锂盐的抗躁狂作用通常在多长时间起效果
A. 24小时内
B. 1~4天
C. 7~14天
D. 30~40天
E. 2~3个月
6.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7. [单选题]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优柔寡断,丧失自尊
B. 仅少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
C. 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没有攻击性
D. 对新环境适应并不困难,但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
E. 自杀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8. [单选题]男性,49岁,称“自己没有大脑,五官和四肢都不全,这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出来,所以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妖怪。”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B. 思维逻辑障碍
C. 变兽妄想
D. 释义性妄想
E. 感知综合障碍
9. [单选题]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 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
B. 遗传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
C. 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
D.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
E. 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10. [单选题]“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现象是
A. 感觉的感受性
B. 感觉的适应
C. 感觉的对比
D. 感觉的后象
E. 感觉的补偿和发展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D
解析:言语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感知觉障碍。
3.正确答案 :C
解析:多动综合征患儿并无言语发育障碍,但相当一部分患儿因此病的症状而影响同伴关系,被同伴排斥;其他几项均为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正确答案 :C
解析:Zung抑郁量表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抑郁自评量表,使用简便,能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Beck抑郁量表(BDI),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A.T.Beck于1967年编制,是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其目的是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Carroll抑郁量表(CRS)是为与由医生评定的Hamilton抑郁量表(HRSD)做对比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抑郁的自评与他评之间的不一致性。CRS的条目涉及抑郁的行为与躯体两方面的表现。与HRSD-样,CRS用于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度而不是用于诊断。
5.正确答案 :C
解析:锂盐的抗躁狂作用通常在用药7~10天起效。
6.正确答案 :BDE
7.正确答案 :E
解析:自杀未遂者的某些共同心理特征:①认知方式:存在不良认知模式,如非此即彼、以偏概全、易走极端等,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易从宿命论的角度看待问题,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心存偶见和敌意;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情感: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他们对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难于接受,缺乏精神支柱。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③意志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等特点,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适应性差,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8.正确答案 :C
解析: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确信自己变成某种动物如猪、狗等,并有相应的行为异常,如拒食,吃污物、草,或爬行。应加行为管理,防止吃不洁之物,并注意营养。该患者感觉自己成为妖怪,故该症状为C
9.正确答案 :B
解析: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衍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就是感觉的感受性。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长时间的刺激作用,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感觉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为感觉的适应。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例如,吃了糖之后接着吃梨,会觉得梨很酸。感觉后象指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例如,注视一个红色菱形几分钟后,再看一白色背景时,在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蓝绿色菱形,这就是颜色视觉的负后象。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受能力的人,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称感觉的发展和补偿。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j3p4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