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疑(O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04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疑(O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疑(O6),更多中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黄苔一般主( )

A. 寒证
B. 热证
C. 痰饮
D. 湿证
E. 脾虚证


2. [多选题]蛤蚧的性状特征:

A. 扁片状,“头大眼大,满口细牙”
B. 背部黑底白点
C. 四足均具8趾,趾间具蹼,趾底具吸盘
D. 尾细长,可见银灰色环带
E. 气腥,味微咸


3. [单选题]《痿论》中的“胞络绝”指的是

A. 胞宫络脉闭阻
B. 心系拘急
C. 心包络之脉不通
D. 膀胱经脉之气不通
E. 以上均不是


4. [多选题]山楂的适应证是

A. 饮食积滞证
B. 疝气作痛
C. 产后瘀阻腹痛
D. 泻痢腹痛
E. 瘀滞胸胁痛


5.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泄泻的病因的是( )

A. 痰热内扰
B. 情志失调
C. 饮食不节
D. 脾肾虚弱
E. 感受外邪


7. [单选题]以"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为理论依据阐发的治则不包括

A. 引火归原
B. 阳中求阴
C. 脏病治腑
D. 气虚补血
E. 用热远热


8. [多选题]按《素问·举痛论》所述,"喜"所致病证有( )

A. 营卫通利
B. 癫
C. 狂
D. 痴呆
E. 全身乏力


9. [多选题]既能行脾胃气滞,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

A. 佛手
B. 橘皮
C. 木香
D. 香橼
E. 枳实


10.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

A. 肌肤不仁
B. 即重不胜
C. 口吐涎
D. 舌即难言
E. 喁僻不遂


11. [多选题]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

A. 多次购药有效
B. 一次有效
C. 二次有效
D. 取药后处方保存1年备查
E. 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备查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互用关系

A.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B.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C.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D. 形归气,气归精
E. 精食气,气生形


13. [单选题]某女,60岁。患右侧手臂不举,背部恶寒,体倦困重,脉沉滑。此寒湿之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手三里穴,并投散寒化湿祛痰之剂,结合《灵枢·经脉》分析,其治法宗

A. 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
B.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
C. 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
D. 胃足阳明之脉气不足
E. 脾足太阴脾之脉"是主脾所生病"


14.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市场调节价

A. 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B. 对于市场调节价经营者应明码标价
C. 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的原则
D. 定价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E. 定价首先考虑经营者的利润


15.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治胸痹多是

A. 温助心阳
B. 活血通络
C. 宣痹通阳
D. 活血化瘀
E. 化瘀温阳


16.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分类

A. 病因
B. 湿热程度
C. 黄色明晦
D. 性别
E. 病机


17. [多选题]据原文,栀子豉汤证可以见到下列哪些表现( )

A. 腹满
B. 虚烦不得眠
C. 胸中窒
D. 舌上胎
E.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


18. [单选题]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A. 二至
B. 三至
C. 四至
D. 五至
E. 六至


19.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内容的是

A. 腹胀
B. 前后不通
C. 闷瞀
D. 饮食不入
E. 皮热


20. [单选题]“邪气淫洪”中“淫洪”的正确解释是

A. 浸淫扩散
B. 满溢
C. 充满
D. 流淫
E. 淫溢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je1jpn.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药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精选在线题库(O7) 腹胀,"阳胜"可见( )单室模型药物口服给药时,关于峰浓度的概念正确的是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边缘薄# 表面黄白色,味微苦#降逆止呕# 补火助阳 化湿和胃 补气健脾 温中散寒#脾阳虚证 脾气虚证# 大肠虚寒证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