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副高冲刺密卷解析(F0),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副高冲刺密卷解析(F0),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
  A. 有无少腹胀满 
  B. 小便利与不利 
  C. 大便色黑与否 
  D. 有无神志症状 
 
2. [多选题]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禁忌证有
  A. 急性炎症 
  B. 严重全身性疾病 
  C. 妊娠期和月经期 
  D. 碘过敏者 
  E. 产后、流产术后6周内 
 
3. [单选题]产后,阑尾回到接近原来位置的时间是
  A. 3天 
  B. 7天 
  C. 30天 
  D. 14天 
  E. 5天 
 
4.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中用大黄的目的是
  A. 清热泻火 
  B. 泻下通便 
  C. 利胆退黄 
  D. 活血祛瘀 
  E. 清热止血 
 
5. [单选题]女,35岁,多食、多汗、消瘦、心悸半年,查体:突眼,心率增快。该患者颈部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 甲状腺肿大,质地柔软,触诊有震颤,听诊闻及“嗡鸣”样血管杂音 
  B. 甲状腺结节性肿大,无震颤和杂音 
  C. 甲状腺肿大有结节感,不规则、质地硬 
  D. 颈静脉怒张 
  E. Oliver征 
 
6. [单选题]产后血液系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产褥期处于低凝状态有利于恶露排出 
  B.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 
  C. 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内降至正常 
  D. 血容量于产后24小时内增加至最大 
  E. 产褥期早期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增加 
 
7. [单选题]结合囟门阴道检查胎方位时有意义的颅缝是
  A. 额缝 
  B. 矢状缝 
  C. 人字缝 
  D. 冠状缝 
  E. 颞缝 
 
8. [多选题]下列出自《傅青主女科》的方剂有
  A. 当归生姜羊肉汤 
  B. 通乳丹 
  C. 肠宁汤 
  D. 生化汤 
  E. 以上都是 
 
9. [多选题]下列对茯苓四逆汤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本方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组成 
  B. 加人参壮元气、补五脏、安精神、益气生津 
  C. 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以固肾本 
  D. 方中重用茯苓,取其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渗利水湿 
  E. 茯苓合人参壮元气、安精神以止烦躁 
 
10. [单选题]提示大黄附子汤证预后的是
  A. 腹痛是否缓解 
  B. 发热是否减退 
  C. 脉象是否转和 
  D. 四肢是否转温 
  E. 大便是否通利 
 
11. [单选题]飧泄是指
  A. 大便稀溏 
  B. 泄泻无度 
  C. 大便完谷不化 
  D. 下利脓血 
  E. 濡泻 
 
12. [单选题]防止子宫脱垂哪一对韧带最重要
  A. 主韧带 
  B. 子宫卵巢韧带 
  C. 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圆韧带 
 
13. [单选题]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
  A. 竹叶石膏汤 
  B. 栀子豉汤 
  C. 白虎汤 
  D. 桂枝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14. [单选题]关于碘试验哪项不正确
  A. 为筛查宫颈癌最有效手段 
  B. 本试验对癌无有持异性 
  C. 若染色,为阳性 
  D. 可以提高活检成功率 
  E. 鳞状上皮含糖原丰富 
 
15. [单选题]精索有蚯蚓回样感常见于
  A. 附睾结核 
  B. 淋病 
  C. 精索急性炎症 
  D. 精索静脉曲张 
  E. 流行腮腺炎 
 
16. [单选题]清咽养营汤适用于烂喉痧哪种证型
  A. 毒燔气营 
  B. 余毒伤阴 
  C. 毒壅气分 
  D. 毒侵肺卫 
  E. 毒蕴中焦 
 
17. [多选题]与藜芦相反的药有:( )
  A. 白芍 
  B. 白蔹 
  C. 苦参 
  D. 细辛 
  E. 丹参 
 
18. [单选题]孕妇常规补充铁剂的时间是
  A. 妊娠2个半月开始 
  B. 妊娠6周开始 
  C. 妊娠3个月开始 
  D. 妊娠2个月开始 
  E. 妊娠4个月开始 
 
19. [单选题]据《素问·举痛论》中,九气为病的机理,下列各项除哪项之外属“怒则气逆”的病证
  A. 面红目赤 
  B. 口舌生疮 
  C. 呕血 
  D. 飧泄 
  E. 以上都不是 
 
20. [多选题]参苓白术散的药物组成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人参、白术、扁豆 
  B. 薏苡仁、砂仁 
  C. 当归、白芍 
  D. 莲肉、桔梗 
  E. 茯苓、甘草、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