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外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考试真题考情分析(E9),更多神经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胸中血瘀证的主方是( )
  A. 血府逐瘀汤 
  B. 瓜蒌薤白白酒汤 
  C. 理中丸 
  D. 四君子汤 
  E. 二陈汤 
 
2. [单选题]对于血清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清学诊断适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B. 单份血清一般就可以确诊 
  C. 患者血清内若出现IgG则表示患者为原发性感染 
  D. 在做血清学诊断时一般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集血清标本2~3份检查 
  E. 血清学诊断对于某些病原体不能培养的疾病无法提供诊断依据 
 
3. [单选题]脑对冲伤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A. 小脑 
  B. 脑干 
  C. 额叶 
  D. 顶叶 
  E. 枕叶 
 
4. [单选题]女,30岁。右侧肢体乏力起病伴头痛和语言笨拙6个月。入院检查眼底视盘水肿,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病理征(+)。CT检查可见颅内一低密度病灶,周围无水肿,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患者术后复查肿瘤缩小65%,疗效评价
  A. 显效 
  B. 有效 
  C. 微效 
  D. 无变化 
  E. 恶化 
 
5. [单选题]"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会聚之所 
 
6. [单选题]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一般处理中,指出下列哪项错误
  A. 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B. 适当补液,量出为入 
  C. 高压灌肠 
  D. 意识不清者可考虑气管切开 
  E. 尽早明确病因诊断 
 
7. [单选题]幕上的颅内转移瘤最多见于
  A. 额叶 
  B. 顶叶 
  C. 颞叶 
  D. 枕叶 
  E. 视丘 
 
8. [单选题]自中脑背部发出的脑神经是
  A. 动眼神经 
  B. 滑车神经 
  C. 展神经 
  D. 面神经 
  E. 舌咽神经 
 
9. [多选题]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肾、脾 
  B. 肝、脾 
  C. 脾、胃 
  D. 脾、肾 
  E. 大、小肠 
 
10.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哪项参与尿失禁的发病
  A. 尿道括约肌受损 
  B. 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 
  C. 逼尿肌无反射 
  D. 逼尿肌反射亢进 
  E. 以上都是 
 
11.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脑膜瘤放疗的适应证
  A. 大脑凸面脑膜瘤simpson I级切除 
  B. 恶性脑膜瘤切除后 
  C. 未能全切的肿瘤 
  D. 手术困难的复发脑膜瘤 
  E. 无法手术切除的脑膜瘤 
 
12. [单选题]蝶鞍区占位病变引起的典型视野障碍是
  A. 一侧全盲 
  B. 双眼颞侧偏盲 
  C. 一侧鼻侧偏盲 
  D. 同向偏盲 
  E. 象限盲 
 
13. [单选题]检测抗核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A. ELISA 
  B. RIA 
  C. 间接免疫荧光法 
  D. 免疫电泳 
  E. 免疫比浊 
 
14. [单选题]"五更泄"的病机多为( )
  A. 肾精不足 
  B. 肾气不足 
  C. 肾阳不足 
  D. 肾阴不足 
  E. 脾气不足 
 
15. [单选题]枕部着力,CT表现为额叶血肿,称之为
  A. 脑着力点损伤 
  B. 脑间接损伤 
  C. 脑对冲伤 
  D. 脑传达暴力伤 
  E. 脑加速性损伤 
 
16. [单选题]在没有眼部疾患的情况下,单眼完全性视野缺失见于
  A. 视交叉以前一侧视神经损伤 
  B. 视交叉损伤 
  C. 一侧视束损伤 
  D. 一侧视放射损伤 
  E. 一侧枕叶皮质损伤 
 
17. [单选题]破伤风最早出现并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
  A. 苦笑面容 
  B. 张口困难 
  C. 角弓反张 
  D. 胸腹肌紧张强直 
  E. 颈项强直 
 
18. [单选题]脊髓外侧索内的纤维束有 ( )
  A. 薄束 
  B. 内侧纵束 
  C. 皮质脊髓前束 
  D. 红核脊髓束 
  E. 楔束 
 
19. [单选题]脑脓肿最理想的治疗是
  A. 抗炎治疗 
  B. 药物控制颅高压 
  C. 颞肌下减压 
  D. 根治原发灶 
  E. 切除脑脓肿并根治原发灶 
 
20. [单选题]重症脑外伤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及时吸痰 
  B. 加大吸入氧流量 
  C. 放置口腔通气道 
  D. 及时行气管切开 
  E. 体位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