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海量题库(L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海量题库(L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问诊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态度要和蔼、柔和 
  B. 循循善诱,以暗示引导患者提供所需资料 
  C. 尽量用通俗语言问诊 
  D. 直接询问患者,获取病史资料 
  E. 从简单问题开始问起 
 
2.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妊娠2个月,因进食不慎,脘腹胀痛,恶心腹泻,舌苔白腻,脉滑。首选药物是
  A. 豆蔻 
  B. 砂仁 
  C. 苍术 
  D. 厚朴 
  E. 佩兰 
 
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健脾丸组成药物的是
  A. 白术、木香 
  B. 黄连、甘草 
  C. 白茯苓、山药 
  D. 半夏、枳壳 
  E. 神曲、陈皮 
 
4. [单选题]旋覆代赭汤中的君药是
  A. 旋覆花 
  B. 代赭石 
  C. 人参 
  D. 半夏 
  E. 生姜 
 
5.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肺胃出血,又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 白茅根 
  B. 生地黄 
  C. 仙鹤草 
  D. 白及 
  E. 血余炭 
 
6.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A.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B. 太阴脾虚,饮食停积 
  C. 邪陷阳明,腑气不通 
  D. 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 
  E. 误下邪陷,寒痰结于胸膈,波及腹部 
 
7.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治疗首选
  A. 控制呼吸道感染 
  B. 持续低浓度给氧 
  C. 抗凝治疗 
  D. 控制心力衰竭 
  E. 纠正心律失常 
 
8. [单选题]具有养心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
  A. 酸枣仁 
  B. 莲子 
  C. 远志 
  D. 合欢皮 
  E. 夜交藤 
 
9. [单选题]妊娠妇女,三部脉平,唯尺脉稍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治用
  A. 小半夏汤 
  B. 干姜人参半夏丸 
  C. 半夏干姜散 
  D. 桂枝汤 
  E. 茯苓泽泻汤 
 
10. [单选题]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
  A. 五苓散 
  B. 甘遂半夏汤 
  C. 抵当汤 
  D. 土瓜根散 
  E. 大黄甘遂汤 
 
11. [单选题]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 蔓荆子 
  B. 桑叶 
  C. 菊花 
  D. 牛蒡子 
  E. 升麻 
 
12. [单选题]龙骨、牡蛎同用的方剂是
  A. 羚角钩藤汤 
  B. 镇肝息风汤 
  C. 天麻钩藤饮 
  D. 朱砂安神丸 
  E. 大定风珠 
 
13. [单选题]霍乱阳忘阴竭,症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
  A. 四逆汤 
  B. 通脉四逆汤 
  C. 白通汤 
  D.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E. 白通加猪胆汁汤 
 
14.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含有细辛、薄荷的是
  A. 小青龙汤 
  B. 川芎茶调散 
  C. 大秦艽汤 
  D. 银翘散 
  E. 败毒散 
 
15. [单选题]虎杖具有的功效是
  A. 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 
  B.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C. 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通便,清心宁神 
  D. 活血通络,祛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E. 活血消症,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1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滚痰丸组成药物的是
  A. 礞石 
  B. 大黄 
  C. 半夏 
  D. 黄芩 
  E. 沉香 
 
17. [单选题]下列何症不会在枳实栀子豉汤证中出现
  A. 发热 
  B. 口渴 
  C. 心烦懊憹 
  D. 小便不利 
  E. 少寐 
 
18. [单选题]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其病机属
  A. 肝气郁结 
  B. 瘀血内阻 
  C. 肝经气血郁滞 
  D. 水停胸胁 
  E. 饮阻胸膈 
 
1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健脾丸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脘腹痞闷 
  B. 大便溏薄 
  C. 怠惰嗜卧 
  D. 苔腻微黄 
  E. 脉象虚弱 
 
20. [单选题]"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之"清湿"是指
  A. 湿邪 
  B. 风湿 
  C. 痰湿 
  D. 寒湿 
  E. 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