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海量考试试题(O4),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海量考试试题(O4),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立克次体属的生物型包括
  A. 斑疹伤寒群 
  B. 斑点热群 
  C. Q热群 
  D. 战壕热群 
  E. 恙虫病群 
 
2. [多选题]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
  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 黄病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 人类嗜T细胞病毒 
  E. 风疹病毒 
 
3. [多选题]关于罗氏培养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B. 含有马铃薯粉、鸡蛋、2%孔雀绿水溶液 
  C. 孔雀绿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D. 孔雀绿的作用只抑制杂菌的生长 
  E. 培养基灭菌时必须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 
 
4. [多选题]病毒衣壳的功能包括:
  A. 保护内部核酸 
  B. 具有特异抗原性 
  C.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 
  D. 有辅助感染的作用 
  E. 承受内部5~20个大气压的渗透压 
 
5. [多选题]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临床常见类型是
  A. 黄疸出血型 
  B. 肺出血型 
  C. 流感伤寒型 
  D. 脑膜脑炎型 
  E. 肾衰竭型 
 
6. [多选题]核酸分节段的病毒是
  A. 流感病毒 
  B. 轮状病毒 
  C. 甲肝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7. [多选题]以下方法中用于测定细菌的药物敏感程度的是
  A. 试管凝集法 
  B. 试管稀释法 
  C. 单片纸碟法 
  D. 补体结合法 
  E. 中和法 
 
8. [多选题]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原生质体融合 
 
9. [多选题]HBV基因组负链上含有
  A. S基因 
  B. X基因 
  C. P基因 
  D. C基因 
  E. pre-S1基因 
 
10. [多选题]Ⅱ级生物安全柜能保护的对象是
  A. 操作人员 
  B. 实验样品 
  C. 废弃物 
  D. 工作环境 
  E. 外环境 
 
11. [多选题]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A. 出芽释放 
  B. 包膜上多有刺突 
  C. 包膜含有宿主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D. 对脂溶剂敏感 
  E. 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 
 
12. [多选题]关于琼脂稀释法质量保证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链球菌属需添加5%脱纤维羊血(磺胺类药物除外) 
  B. 含药平皿置密闭塑料袋,2~8 ℃贮存5 d 
  C. 亚胺培南、含克拉维酸复合制剂配制当天使用 
  D. 幽门螺杆菌置微需氧环境培养2 d 
  E. 厌氧菌培养基为布氏血琼脂 
 
13. [多选题]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000系包括
  A. 480瓶 
  B. 240瓶 
  C. 120瓶 
  D. 50瓶 
  E. 10瓶 
 
14. [多选题]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
  A. 毒素 
  B. 与吸附有关的表面结构 
  C. 侵袭性酶 
  D. 细菌的数量 
  E. 细菌的侵入门户 
 
15. [多选题]炭疽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A. 荚膜 
  B. 炭疽毒素 
  C. 鞭毛 
  D. 菌毛 
  E. 透明质酸酶 
 
16. [多选题]狂犬病病毒:
  A. 主要通过动物咬伤进入体内 
  B. 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传播 
  C. 为嗜神经病毒 
  D. 无包膜病毒 
  E. 感染后在胞浆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17. [多选题]无机盐对细菌的作用有
  A. 细菌代谢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B. 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 
  C. 促进酶的活性或作为某些辅酶组分 
  D. 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E.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18. [多选题]细菌细胞壁的功能有:
  A. 维持细菌固有的形态 
  B. 生物合成与分泌 
  C. 抵抗低渗环境 
  D. 可能与血清型分类有关 
  E. 可介导细菌与宿主细胞的粘附 
 
19. [多选题]可以用来观察细菌产生H2S的培养基是
  A. 亚碲酸钾培养基 
  B. KIA培养基 
  C. SS培养基 
  D. 醋酸铅培养基 
  E. MIU培养基 
 
20. [多选题]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支原体 
  C. 噬菌体 
  D. 衣原体 
  E. 朊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