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题(H3),更多护理学(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确诊膀胱肿瘤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B. 膀胱镜检查+活检 
  C. 膀胱造影 
  D. B超检查 
  E. 直肠指诊 
 
2. [单选题]入院教育目标是
  A.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建立遵医行为 
  B. 提高患者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力,减轻焦虑,减少并发症 
  C. 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D. 提高手术配合能力,减少并发症 
  E. 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3.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低热量饮食 
  B. 暂停蛋白质摄入 
  C. 清除肠内积血 
  D. 米醋加生理盐水灌肠 
  E. 口服50%硫酸镁溶液导泻 
 
4. [单选题]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是
  A. 血尿素氮 
  B. 黄疸指数 
  C. 中心静脉压 
  D. 凝血酶原时间 
  E. 3P试验 
 
5. [单选题]诊断早期妊娠的重要症状是
  A. 乳房胀痛 
  B. 恶心呕吐 
  C. 停经 
  D. 基础体温高 
  E. 尿频尿急 
 
6. [单选题]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个部位可被视为清洁
  A. 腰部以上 
  B. 腰部以下 
  C. 胸部以上 
  D. 衣领 
  E. 袖口 
 
7. [单选题]一般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呼吸道准备措施是
  A. 进行体位引流 
  B. 口服地塞米松 
  C.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D. 应用抗生素 
  E. 戒烟 
 
8. [单选题]婴儿每昼夜排尿量为
  A. 200~300 ml 
  B. 400~500 ml 
  C. 600~700 ml 
  D. 800~900 ml 
  E. 1000~1100 ml 
 
9. [单选题]患儿,男,7岁。因高度水肿,尿蛋白(++++)入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 青霉素 
  B. 清蛋白 
  C. 环磷酰胺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利尿剂 
 
10. [多选题]不属于社区护理对象重点人群的是
  A. 儿童 
  B. 妇女 
  C. 老人 
  D. 亚健康人群 
  E. 慢性病患者 
 
11. [单选题]去污的方法有
  A. 自来水清洗 
  B. 清洁剂配合其他机械活动去除污物 
  C. 酶清洗剂可分解有机污物 
  D. 酶配合使用自动清洗器、超声波等,则清洗效果更佳 
  E. 以上都是 
 
12.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主诉卵圆窝处有胀痛,站立时卵圆窝处有半球形肿块,可还纳,诊断为股疝。正确的处理是
  A. 尽早手术治疗 
  B. 观察生命体征 
  C. 观察有无腹痛、腹膜刺激征 
  D. 观察包块的大小 
  E. 观察有无呕吐、发热、腹胀 
 
13. [多选题]流产的患者出现感染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反复出血 
  B. 宫腔内容物残留 
  C. 吸宫术 
  D. 可能失去胎儿 
  E. 机体抵抗力下降 
 
14. [单选题]沟通和交流属于人的基本需求(需要)中的
  A. 生理性需要 
  B. 情绪性需要 
  C. 知识性需要 
  D. 社会性需要 
  E. 精神性需要 
 
15. [单选题]化脓性关节炎软骨破坏主要是由于
  A. 炎性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作用 
  B. 损伤软骨磨损作用 
  C. 关节炎症充血细胞吞噬作用 
  D. 感染细胞直接侵蚀作用 
  E. 感染伴营养不良所致 
 
16. [单选题]预防感染禽流感的措施不包括
  A. 远离家禽的分泌物 
  B. 不吃鸡鸭肉 
  C.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D.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E. 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穿防护服、戴防护口罩 
 
17. [单选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多发人群是
  A. 男孩 
  B. 女孩 
  C. 婴幼儿 
  D. 学龄儿童 
  E. 青春期儿童 
 
18.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低钠血症 
  B. 低钾血症 
  C. 氮质血症 
  D. 低蛋白血症 
  E. 高胆固醇血症 
 
19. [单选题]伤寒出现皮疹的时间是
  A. 病后第2天 
  B. 病后第3天 
  C. 病后第4天 
  D. 病后第5天 
  E. 病后第6天 
 
20. [多选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致病因素显著变化,下列哪些逐渐上升为主要致病因素 ( )
  A. 生物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生活方式 
  D. 环境因素 
  E. 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