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案(F2),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案(F2),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A. 苦寒清热 
  B. 辛寒清热 
  C. 苦燥清热 
  D. 滋阴清热 
  E. 凉血清热 
 
2. [多选题]吴又可对瘟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
  A. 病因方面 
  B. 预防方面 
  C. 流行特点方面 
  D. 发病方面 
  E. 治疗方面 
 
3. [多选题]单纯疱疹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下列哪项正确
  A. 疱疹病毒宫内感染极少发生先天发育异常儿 
  B. 经产道感染最常见,占90%以上 
  C. 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症状不严重 
  D. 于孕20周后感染胎儿,将导致低体重儿、早产 
  E. 孕妇于孕20周前感染疱疹病毒,可感染胎儿,流产率高达34% 
 
4. [多选题]猪苓汤证的病机是( )
  A. 里热 
  B. 阴伤 
  C. 气虚 
  D. 表寒 
  E. 水停 
 
5.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6. [单选题]据《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可出现
  A. 痛而呕 
  B. 痛而闭不通 
  C. 后泄腹痛 
  D. 宿昔而成积 
  E. 痛而尿赤 
 
7. [多选题]温经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吴茱萸、桂枝、甘草 
  B. 当归、川芎、白芍 
  C. 人参、丹皮、阿胶 
  D. 半夏生姜麦冬 
  E. 黄芪茯苓山药 
 
8. [单选题]大头瘟头面红肿疼痛的病机是
  A. 邪毒上犯清窍 
  B. 风热侵袭肺卫 
  C. 胃火上炎头面 
  D. 肺胃热毒上攻头面 
  E. 风邪犯表 
 
9. [多选题]产褥期,下列器官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是
  A. 输尿管 
  B. 阴道 
  C. 乳房 
  D. 外阴 
  E. 子宫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实证腹满的特点( )
  A. 腹皮绷急 
  B. 腹满时减,复如故 
  C. 腹满减不足言 
  D. 腹满呈持续性 
  E. 腹满拒按 
 
11. [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 
  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 
  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 
  D.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E. 久患淋病者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而剂量相异( )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大黄汤 
  E. 厚朴三物汤 
 
13. [多选题]太阴病的转归主要有以下及个方面( )
  A. 脾阳恢复,疾病向愈 
  B. 过用温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C. 因失治误治,病邪内传少阴或厥阴 
  D. 寒湿不化而发黄 
  E. 脾阳下陷而呕吐不止 
 
14. [多选题]晚期潜伏梅毒的传染性正确的是
  A. 性接触无传染性 
  B. 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30% 
  C. 不感染胎儿 
  D. 性接触有传染性 
  E. 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10% 
 
15. [单选题]《水胀》认为出现腹大身尽肿、皮厚、按之凹陷不起、腹色不变者,其病证当属
  A. 肤胀 
  B. 鼓胀 
  C. 水胀 
  D. 肠覃 
  E. 气胀 
 
16. [多选题]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应注意下列哪些
  A. 加强健康教育 
  B.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C. 重视产妇主诉 
  D. 对有高危因素者适当补钙 
  E.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和休息 
 
17. [多选题]老年性生理外阴萎缩与外阴硬化性苔癣的不同在于
  A. 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萎缩情况相同 
  B. 仅见于老年妇女 
  C. 外阴各层组织及皮下脂肪层均萎缩 
  D. 大阴唇变平,小阴唇退化 
  E. 瘙痒症状明显 
 
18. [多选题]方肩可见于
  A. 脊柱侧弯 
  B. 肩关节脱位 
  C. 先天性肩胛高耸症 
  D. 三角肌萎缩 
  E. 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 
 
19. [单选题]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 麻黄汤 
  B. 葛根汤 
  C. 小青龙汤 
  D. 大青龙汤 
  E. 麻杏甘石汤 
 
20. [多选题]下列属四逆散加减法的是( )
  A.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B. 腹中痛者,加附子 
  C. 泄利下重者,加葛根、黄连 
  D. 心悸者,加桂枝 
  E.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