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J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12   [手机版]    

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J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J3),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新病水肿,休息护理得当,只要积极治疗,可痊愈,其中哪项护理最重要

A. 忌辛辣
B. 忌烟酒
C. 忌生冷
D. 防感冒
E. 戒盐


2. [单选题]下列哪种脉象不属于真脏脉

A. 釜沸脉
B. 屋漏脉
C. 躁疾脉
D. 解索脉
E. 雀啄脉


3.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症见鼻塞,喷嚏,流浊涕,发热,微恶风,咽干痛,舌苔 薄黄,脉浮数。治疗选方为

A. 新加香薷饮
B. 桑菊饮
C. 双解汤
D. 清瘟败毒饮
E. 银翘散


4. [单选题]中医辨证论治伤寒,王氏连朴饮治疗的证型是

A. 湿遏卫气
B. 湿热中阻
C. 湿热蒙蔽心包
D. 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E. 余邪留恋,气阴两虚


5. [单选题]"亡血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

A. 精血同源
B. 气血同源
C. 肝肾同源
D. 血汗同源
E. 津血同源


6. [单选题]能对胃气存亡作出判断的是

A. 薄厚苔
B. 偏全苔
C. 腻腐苔
D. 真假苔
E. 润燥苔


7. [单选题]善去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的是:

A. 黄芩
B. 葛根
C. 黄柏
D. 苦参
E. 黄连


8. [单选题]既能治疗脾虚水肿,又可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A. 泽泻
B. 薏苡仁
C. 猪苓
D. 茯苓
E. 冬瓜皮


9. [单选题]尿路感染最常见的阳性菌是

A. 链球菌
B. 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结核菌
E. 肠球菌


10. [单选题]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者,称为

A. 口疮
B. 口糜
C. 鹅口疮
D. 口撮
E. 口振


11. [单选题]既能消食和胃,又能回乳消胀的药物是

A. 山楂
B. 稻芽
C. 鸡内金
D. 莱菔子
E. 麦芽


12. [单选题]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C. 麻黄汤合五苓散
D. 参苓白术散
E. 参芪地黄汤


13. [单选题]患者,男,38岁。疟疾已有三日,每隔一天发作,舌淡,脉弦。首选的药物是

A. 瓜蒂
B. 黄芩
C. 常山
D. 青蒿
E. 槟榔


14. [单选题]既固精缩尿,又补益肝肾明目的药物是

A. 山茱萸
B. 覆盆子
C. 金樱子
D. 莲子
E. 芡实


15. [单选题]热证的临床表现不见下述哪项

A. 恶热喜凉
B. 口淡不渴
C. 舌红苔黄
D. 尿赤便干
E. 面色红赤


16. [单选题]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

A. 以四气五味为基础,以所治病为依据。
B.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C. 以药性为基础,药效为依据。
D. 以治法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E. 以阴阳学说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17. [单选题]出汗既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又有何作用

A. 扶正
B. 驱邪
C. 发热
D. 好转
E. 痊愈


18. [单选题]阿托品抗休克作用的机制是

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B.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C. 兴奋心脏,增加心排出量
D.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症状
E. 以上均非


19. [单选题]虚证型气厥往往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服用何方以健脾和中,益气养血

A. 通关散
B. 五磨饮子
C. 香砂六君子丸
D. 通瘀煎
E. 导痰汤


20. [单选题]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 以脑功能衰弱为主要临床表现
B. 精神易兴奋
C. 脑力易疲劳
D. 睡眠障碍
E. 病程在1个月以上,除外其他疾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jex9mx.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J3) 40岁。腰酸腿软,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治宜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中,不思饮食,首选药物是起病6小时病情即达高峰 常完全性偏瘫 病情一般较严重 可有昏迷 起病24小时后,阴气偏胜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寒过盛,目的为补充体内存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