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皮肤与性病医学副高职称考前模拟题(A1),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十枣汤的用法
  A. 服药得快利即停服 
  B. 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 
  C. 从小剂量开始,清晨空服 
  D. 服药得快利后,食麋粥自养 
  E. 平旦服 
 
2. [多选题]哪些是外发斑疹的逆证?( )
  A. 斑疹稠密成片 
  B. 斑疹分布稀疏均匀 
  C. 斑疹色黑而晦暗 
  D. 斑疹出前闷憋异常 
  E. 斑疹紧束有根 
 
3. [单选题]患者李某,女,35岁。哮喘咳嗽,痰多气急,咳吐黄稠痰,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
  A. 麻杏甘石汤 
  B. 清气化痰丸 
  C. 贝母瓜蒌散 
  D. 小陷胸汤 
  E. 定喘汤 
 
4. [单选题]下列配伍属“相畏”的药物是
  A. 人参与莱菔子 
  B. 官桂与赤石脂 
  C. 人参与五灵脂 
  D. 生姜与生半夏 
  E. 乌头与半夏 
 
5. [单选题]清热解毒药中,被誉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 连翘 
  B. 蒲公英 
  C. 大青叶 
  D. 野菊花 
  E. 金银花 
 
6. [多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正确的是( )
  A. 印堂至后发际正中为15寸 
  B. 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4寸 
  C. 两乳头之间为8寸 
  D.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6寸 
  E.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为9寸 
 
7. [单选题]甲胎蛋白阳性时,对下列疾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B. 原发性肝癌 
  C. 肝转移癌 
  D.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 
  E. 肝硬化 
 
8. [单选题]我国古代"寒食节"的日子是( )
  A. 正月初七 
  B. 清明前二天 
  C. 五月初一日 
  D. 五月初五日 
  E. 四月十九日 
 
9.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牛膝的功效
  A. 补肝肾、强筋骨 
  B. 活血通经 
  C. 引血下行 
  D. 祛风湿 
  E. 利水通淋 
 
10. [多选题]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大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治痿独取阳明 
  B. 治之以兰 
  C. 各补其荣而通其俞 
  D. 升清降浊 
  E. 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 
 
11. [多选题]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作用的药物是
  A. 射干 
  B. 山豆根 
  C. 板蓝根 
  D. 马勃 
  E. 马齿苋 
 
12.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3. [单选题]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柏子仁 
  B. 桃仁 
  C. 郁李仁 
  D. 杏仁 
  E. 麻子仁 
 
14. [多选题]谵语与郑声的区别是( )
  A. 前者声高气粗,后者声低息微 
  B. 前者胡言乱语,后者语言重复 
  C. 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属虚证 
  D. 前者为热证,后者为寒证 
  E. 前者多由邪热亢盛、扰乱心神,后者多由精气虚衰、心神无主 
 
15. [单选题]淡味药的作用是
  A. 软坚散结 
  B. 活血祛瘀 
  C. 疏肝理气 
  D. 利水渗湿 
  E. 泻下通便 
 
16. [单选题]患者苟某,男,27岁。脐腹时痛,常于进食后痛作,伴恶心呕吐,偶尔吐出蛔虫。两小时前,右上腹猝发钻顶样疼痛,阵发性加剧,烦闷躁扰,痛苦哀号,面青肢厥,脉乍大乍小。治宜选用( )
  A. 理中丸 
  B. 乌梅丸 
  C. 四逆散 
  D. 四逆汤 
  E. 大建中汤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虚劳病证治部分提出的证型( )
  A. 虚劳失精 
  B. 虚劳失眠 
  C. 虚劳腰痛 
  D. 虚劳腹痛 
  E. 虚劳干血 
 
18.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前胸上部、双腋下有甲盖大、核桃大不一规则黄红色斑片,散在分布,红斑上有鳞屑,瘙痒1周,其诊断是:
  A. 玫瑰糠疹 
  B. 脂溢性皮炎 
  C. 多形红斑 
  D. 湿疹 
  E. 药物性皮炎 
 
19. [多选题]具有止痛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的药物有
  A. 防风 
  B. 羌活 
  C. 藁本 
  D. 细辛 
  E. 白芷 
 
20. [单选题]据《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可出现
  A. 痛而呕 
  B. 痛而闭不通 
  C. 后泄腹痛 
  D. 宿昔而成积 
  E. 痛而尿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