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康复医学治疗(中级)2023考试试题冲刺练习(AH2),更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外伤后发现左踝外侧肿胀,自述疼痛明显,送往医院途中可采取何种措施
A. 磁振热疗法
B. NMES
C. 冰敷
D. FES
E. 蜡疗
2. [单选题]关于排尿反射训练正确的是
A. 叩击频率50~10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B. 叩击频率10~5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C. 叩击频率100~15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D. 叩击频率50~100次/分,叩击次数100~200次
E. 叩击频率100~150次/分,叩击次数100~200次
3. [单选题]伤残的心理危机处理应首先采取
A. 暗示
B. 分散和转移注意力
C. 行为矫正
D. 认知行为治疗
E. 生物反馈治疗
4. [单选题]关于淋巴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不属于淋巴器官
B. 常位于身体较隐蔽安全处
C. 淋巴输出管与其凸侧相连
D. 输出管数目多于输入管
E. 数目较少
5. [单选题]在膝部特殊检查中,"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松弛,检查者一手手掌在髌骨上方压挤髌上囊,并用手指髌骨两侧,使液体流入关节腔,然后用另一手的示指轻轻按压髌骨"的是
A. 浮髌试验
B. 髂胫束挛缩试验(Ober试验)
C. 研磨试验(Apley试验或膝关节旋转提拉和挤压试验)
D. 半月板弹响试验(回旋研磨试验或McMurray征)
E. 髌骨摩擦试验(Soto-Holl征)
6. [单选题]孤独症康复中的结构化教育,错误的是
A. 课程可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B. 根据患儿能力和行为特点设计个体化的内容
C. 目的是增进患儿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D. 主要针对的是患儿在语言、交流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的教育
E. 主要运用滑板、秋千等游戏设施进行训练,对于减少患儿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较好疗效
7. [单选题]银屑病临床表现中,"薄膜现象"是指
A. 急性期皮损常发生于外伤处
B. 再刮去薄膜后,可见小出血点
C. 指趾甲板损害为点状凹陷,失去光泽
D. 玫瑰色皮疹上覆薄层糠状鳞屑
E. 刮去表皮银白色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
8. [单选题]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不包括
A. 牵拉阴毛
B. 听流水声
C. 轻扣耻骨上区
D. 摩擦大腿内侧
E. 挤压阴茎龟头
9. [单选题]正常肌肉在针电极停止活动后,插入活动
A. 持续时间少于600ms
B. 持续时间少于200ms
C. 持续时间少于300ms
D. 持续时间少于400ms
E. 持续时间少于500ms
10. [单选题]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中,"作用脑干极后区,可被纳洛酮对抗"属于
A. 催吐
B. 镇咳
C. 缩瞳
D. 抑制呼吸
E. 镇静和欣快感
11. [单选题]诊断孤独症常用的量表不包括
A. CARS量表
B. ABC量表
C. 韦氏量表
D. 克氏行为量表
E. 婴幼儿CHAT量表
12. [单选题]解剖学中与横断面相垂直,沿前后方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纵切面是
A. 纵切面
B. 横切面
C. 矢状面
D. 水平面
E. 冠状面
13. [单选题]银屑病理疗中的三联疗法,除水浴、紫外线两者外,还需联合
A. 角质剥脱剂
B. 外用维生素A
C. 10%溴化钾溶液
D. 8-甲氧基补骨脂素
E. 5%~10%焦油类药物
14. [单选题]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常用于
A. 研究正常人最大运动能力
B. 研究运动员最大运动能力
C.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出院前评定
D. 为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
E. 病情较重者出院前评定
15. [单选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乳腺炎紫外线照射时注意遮盖乳头
B. 痈吸收修复期可使用微热量微波疗法
C. 阑尾炎术后防止肠粘连可使用干扰电
D. 甲沟炎早期炎症浸润期,可使用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
E. 丹毒早期炎症浸润期紫外线局部照射,首次剂量宜偏低,逐渐增加治疗剂量
16. [单选题]支配冈上、冈下肌的神经是
A. 胸长神经
B. 胸前神经
C. 肩胛背神经
D. 锁骨下神经
E. 肩胛上神经
17. [单选题]内含动脉血的静脉是
A. 上腔静脉
B. 肺静脉
C. 头臂静脉
D. 板障静脉
E. 冠状窦
18. [单选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下列哪一项
A. 精神过于紧张
B. 盐酸量过多
C. 肾病变
D. 钙离子代谢紊乱
E. 是一种多因疾病
19. [单选题]中枢性瘫痪的特点不包括
A. 肌张力增高
B. 浅反射消失
C. 病理反射阳性
D. 失神经电位出现
E.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20. [单选题]偏瘫患者由坐位一站立位转移时顺序正确的是
A.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B. 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C.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D.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E. 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