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副高高级职称2024专项训练考试试题(B7),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副高高级职称2024专项训练考试试题(B7),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耳鸣实证,应选用以下哪组腧穴为主
  A. 合谷、外关、翳风 
  B. 百会、听会、风池 
  C. 太溪、照海、听宫 
  D. 翳风、听会、中渚 
  E. 太冲、耳门、听宫 
 
2. [单选题]产妇分娩后多少分钟内即可开始哺乳
  A. 30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D. 20分钟 
  E. 25分钟 
 
3.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风闭证的主症之一:
  A. 目合 
  B. 口噤不开 
  C. 两手握固 
  D. 大小便闭 
  E. 肢体强痉 
 
4. [多选题]桡骨下端骨折的复位标准是
  A. 桡骨远端背侧骨面无骨性突起 
  B. 桡骨茎突应低于尺骨茎突2~3cm 
  C. 手不桡偏,手指活动良好 
  D. X线显示桡骨远端掌倾角在10°~15° 
  E. 尺偏角不得大于10° 
 
5. [单选题]高血压病人按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A. 病人知晓按医嘱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B. 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C. 病人能方便地就诊和取药 
  D. 病人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E. 病人能担负得起医药费用 
 
6. [单选题]病理性胎黄所指哪项是错误的:
  A. 生后24小时内即见黄疸 
  B. 黄疸10~14天左右逐渐消退 
  C. 黄疸退而复现 
  D.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E. 黄疸2~3周仍不消退 
 
7. [多选题]具有润肺化痰作用的药物有( )
  A. 桔梗 
  B. 川贝母 
  C. 瓜蒌 
  D. 紫菀 
  E. 前胡 
 
8. [单选题]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 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B.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C. 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D.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9.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病因是
  A. 久病体虚 
  B. 饮食劳倦 
  C. 禀赋不足 
  D. 情志失调 
  E. 外伤出血 
 
10. [单选题]最早提出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医家是
  A. 王孟英 
  B. 吴鞠通 
  C. 薛生白 
  D. 叶天士 
  E. 吴又可 
 
11. [单选题]桥脑损伤的瞳孔变化特点是( )
  A. 双侧极度散大 
  B. 双侧极度缩小 
  C. 单侧极度散大 
  D. 单侧极度缩小 
  E. 无变化 
 
12. [单选题]关于心悸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主取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 
  B. 主穴取神门、郄门、心俞、巨阙 
  C. 毫针用平补平泻法 
  D. 不可用灸法 
  E. 可以选用耳针治疗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
  A. 为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 
  B. 全身症状明显 
  C. 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D. 相互传染,呈流行性 
  E. 发病季节性强 
 
14. [单选题]急惊风的主要病因是:
  A. 禀赋不足 
  B. 感受外邪 
  C. 喂养不当 
  D. 药毒所伤 
  E. 跌仆损伤 
 
15. [多选题]川乌的主治证有( )
  A. 风寒湿痹 
  B. 跌打损伤 
  C. 外伤瘀痛 
  D. 皮肤瘙痒 
  E. 热毒疮疡 
 
16. [多选题]大黄可用治
  A. 大便秘结 
  B. 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 
  C. 热毒疮肿、烧伤,目赤咽肿 
  D. 瘀血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E. 肺燥咳嗽 
 
17. [单选题]下述肝肾阴虚经行发热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午后发热 
  B. 咽干口燥 
  C. 口干喜饮 
  D. 五心烦热 
  E. 两颧潮红 
 
18. [单选题]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大的区别是:
  A. 年龄 
  B. 下肢畸形 
  C. 功能障碍 
  D. 肿胀疼痛 
  E. 预后 
 
19. [单选题]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癫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A. 阴阳失调 
  B. 情志抑郁 
  C. 痰气上扰 
  D. 气血凝滞 
  E. 醇酒厚味 
 
20. [单选题]点法与按法的区别是:
  A. 点法用拇指,按法用手掌 
  B. 点法比按法刺激量小 
  C. 点法比按法作用面积大 
  D. 点法比按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大 
  E. 点法为屈指,按法为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