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推拿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精选(AJ3),更多推拿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推拿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精选(AJ3),更多推拿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湿温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志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所用的方剂是
  A. 玉枢丹合藿香正气散 
  B. 神犀丹合安宫牛黄丸 
  C. 至宝丹合菖蒲郁金汤 
  D. 苏合香丸合茯苓皮汤 
  E. 清宫汤合安宫牛黄丸 
 
2. [单选题]五味子的主治病证是
  A. 肺燥咳嗽 
  B. 肺热咳嗽 
  C. 外感咳嗽 
  D. 肺虚久咳 
  E. 肺寒咳嗽 
 
3. [单选题]对脊髓被膜和脊膜腔描述错误的是
  A. 脊髓被膜共分三层 
  B. 脊髓被膜由外向内第二层是脊髓蛛网膜 
  C. 软脊膜位于脊髓被膜最外层 
  D. 硬脊膜和脊髓蛛网膜腔隙为硬膜下隙 
  E. 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的腔隙为硬膜外隙 
 
4. [单选题]前交叉韧带
  A. 伸膝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 
  B. 屈膝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 
  C. 伸膝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 
  D. 伸膝最松弛,防止胫骨前移 
  E. 屈膝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 
 
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
  A. 阴囊 
  B. 睾丸 
  C. 附睾 
  D. 前列腺 
  E. 尿道球腺 
 
6. [单选题]面瘫的恢复,应加用
  A. 膏肓俞 
  B. 命门 
  C. 气海 
  D. 关元 
  E. 足三里 
 
7. [单选题]推拿的"补泻"作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向:手法刺激的性质与量;手法刺激的频率与方向;以及
  A. 手法刺激的范围 
  B. 推拿时机的选择 
  C. 患者年龄的大小 
  D. 患者体质的强弱 
  E. 推拿部位的选择 
 
8. [单选题]慢性骨髓炎骨膜反应的X线表现是
  A. 与骨皮质表面平行的线状阴影 
  B. 花边状 
  C. 葱皮样 
  D. 放射状 
  E. 袖口状 
 
9. [多选题]人外感于寒时的症状有( )
  A. 腹胀 
  B. 腹痛 
  C. 泄泻 
  D. 发热 
  E. 咳 
 
10. [单选题]女,28岁,妊娠后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查体见第7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X线检查第6.7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彭隆,血沉60MM/H,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胸椎转移癌 
  B. 胸椎结核 
  C. 胸椎血管瘤 
  D. 化脓性脊椎炎 
  E. 胸椎间盘脱出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盲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其右侧接回肠 
  B. 大部分被腹膜包被 
  C. 位置不固定 
  D. 长2~5cm 
  E. 没有结肠袋 
 
12. [单选题]内关治疗心、胸、胃病时常配下列何穴( )。
  A. 足三里 
  B. 中脘 
  C. 公孙 
  D. 神门 
  E. 膻中 
 
13. [多选题]推拿临床上的配穴方法可采用( )相配
  A. 邻近 
  B. 远端 
  C. 前后 
  D. 上下 
  E. 左右 
 
14.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
  A. 心 
  B. 小肠 
  C. 肺 
  D. 大肠 
  E. 胃 
 
15. [单选题]肘横纹至腕横纹作( )寸
  A. 10 
  B. 12 
  C. 14 
  D. 16 
  E. 18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足厥阴肝经的循行
  A. 起于大趾丛毛之际 
  B. 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 
  C. 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D. 循股阴,入中毛,环阴器 
  E. 上脑内廉,下股内后廉 
 
17. [多选题]根据原文含义,桃花汤证中应有( )
  A. 口渴 
  B. 下利不止 
  C. 腹痛 
  D. 小便不利 
  E. 便脓血 
 
18. [单选题]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的药物是
  A. 雄黄 
  B. 硫黄 
  C. 杜仲 
  D. 巴戟天 
  E. 蛇床子 
 
19. [单选题]“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
  A. 茵陈蒿汤 
  B. 葛根芩连汤 
  C. 栀子柏皮汤 
  D.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麻黄升麻汤 
 
20. [单选题]消风散的功用是
  A.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B. 祛风除湿,益气养血 
  C. 疏风养血,清热祛湿 
  D. 祛风化痰,镇静止痛 
  E.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