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医师资格2024真题解释(W7),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医师资格2024真题解释(W7),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符合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诊断的是( )
  A. 血清HBsAg阳性 
  B. 血清HBV DNA阴性 
  C. 血清HBeAg阳性 
  D. 血清ALT在正常范围 
  E. 血清抗-HBe阳性 
 
2. [单选题]瘀血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易于阻滞气机 
  B. 影响血脉运行 
  C. 影响新血形成 
  D. 病位游走不定 
  E. 病症繁多 
 
3. [单选题]企业生产中药饮片应具有( )
  A. 《药品经营许可证》 
  B. 《药品生产许可证》 
  C.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 药品注册商标 
  E. 药品批准文号 
 
4. [单选题]证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的带下,治疗应选用
  A. 萆薢分清饮 
  B. 参苓白术散 
  C. 完带汤 
  D. 桑螵蛸散 
  E. 易黄汤 
 
5. [单选题]阴黄的颜色特征是
  A. 淡黄色 
  B. 深黄色 
  C. 金黄色 
  D. 黄色鲜明 
  E. 黄色晦暗 
 
6. [单选题]山药的功效是( )
  A.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B. 益气养血,补心肝脾 
  C. 益气助阳,补肺脾肾 
  D. 益气升阳,补肺脾肾 
  E. 益气养阴,补脾肝肾 
 
7. [单选题]治疗水肿肾阳衰微证,首选的方剂是( )
  A. 实脾饮 
  B. 五皮饮合胃苓汤 
  C. 疏凿饮子 
  D.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E.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8. [单选题]新生儿使用中药剂量为成人量的
  A. 1/2 
  B. 1/3 
  C. 1/4 
  D. 1/5 
  E. 1/6 
 
9. [单选题]清胃散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 胃热阴虚 
  B. 血燥气郁 
  C. 胃有积热 
  D. 脾胃伏火 
  E. 肝胃不和 
 
10. [单选题]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应首选
  A. 凉膈散 
  B. 泻黄散 
  C. 清热泻脾散 
  D. 泻心导赤散 
  E. 知柏地黄丸 
 
11. [单选题]患者,女,15岁。春季去公园赏花后,突然鼻痒、打喷嚏,继之出现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喉中发出哮鸣音。诊断应考虑
  A.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B. 心源性哮喘 
  C. 慢性鼻炎 
  D. 支气管哮喘 
  E. 支气管扩张 
 
12.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经行感冒风热证的发热特点是
  A. 经行期间,发热,恶寒,无汗 
  B. 经期出现寒热往来 
  C. 经行期间出现高热、大汗 
  D. 经行期间,发热身痛,微恶风 
  E. 经行期间出现日晡潮热 
 
13. [单选题]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 山梗菜碱 
  B. 20%甘露醇 
  C. 尼可刹米 
  D. 二甲弗林 
  E. 阿拉明 
 
14. [单选题]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治宜选用
  A. 越鞠丸 
  B. 麻杏石甘汤 
  C. 天麻钩藤饮 
  D. 九味羌活汤 
  E. 大青龙汤 
 
15. [单选题]“阴病治阳”适用于( )
  A. 实热证 
  B. 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 
  E. 阴阳两虚证 
 
16. [单选题]南星的功效是
  A.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B. 清化热痰,息风定惊 
  C.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D. 清化热痰,除烦止呕 
  E. 清肺止咳,润肺化痰 
 
17. [单选题]结核性腹膜炎时腹部触诊的表现为( )
  A. 腹壁柔软 
  B. 腹部饱满 
  C. 板状腹 
  D. 柔韧感 
  E. 腹肌紧张度降低 
 
18. [单选题]阴寒内盛,血行凝滞的舌象为
  A. 舌红而干 
  B. 舌红有裂纹 
  C. 舌红肿胀 
  D. 舌淡紫湿润 
  E. 舌绛紫而干 
 
19. [单选题]反映左、右心房电激动过程的是
  A. P波 
  B. P-R段 
  C. QRS波群 
  D. ST段 
  E. T波 
 
20. [单选题]患儿,7个月。近期夜间啼哭,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其治法为
  A. 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B. 温经散寒,补气养心 
  C. 温补脾肾,益阴养血 
  D. 健脾化湿,行气止痛 
  E.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