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眼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试题(S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0   [手机版]    

中医眼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试题(S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试题(S2),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法的优点

A. 整体范围大,易形成整体概念
B. 有立方体感
C. 照明强并可调
D. 可在较远距离直视下动态观察
E. 放大率高


2. [单选题]两眼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多少毫米时,才可诊断为上胞下垂:

A. 0.5
B. 1.0
C. 1.5
D. 0.1
E. 2.0


3. [单选题]《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

A. “所以任物”者
B. “因志而存变”者
C. “因虑而处物”者
D. “因思而远慕”者
E. “意之所存”者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A.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B. 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C. 胸脘痞闷
D. 头重如裹
E. 苔白腻,脉缓


5. [单选题]"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一语,出自

A. 《难经》
B. 《内经》
C. 《温疫论》
D. 《湿热病篇》
E. 《伤寒瘟疫条辨》


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实证的临床表现

A. 二便失禁
B. 自汗盗汗
C. 面容憔悴
D. 疼痛隐隐
E. 二便不通


7. [单选题]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

A. 心肾阳虚,温煦气化无力
B. 肺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
C. 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
D. 肝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
E. 胃肾阳虚,温煦腐化无力


8. [多选题]北沙参、麦冬的共同功效是

A. 养阴润肺
B. 清心除烦
C. 清胃热生津
D. 润肠通便
E. 益气化痰


9. [单选题]关于睫状长神经,说法正确的是( )

A. 睫状长神经是额神经的分支
B. 睫状长神经即睫状神经节的长根
C. 睫状长神经与睫状短神经的走行相互独立
D. 睫状长神经含有交感纤维
E. 睫状长神经的交感纤维分布于睫状体和瞳孔括约肌


10. [单选题]强荧光常见于:

A. 血管纡曲
B. 血管变形
C. 血管新生
D. 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E. 血管充盈


11.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脉
D. 气血
E. 络脉


12. [单选题]混睛障相当于西医学之:

A. 浅层角膜炎
B. 角膜软化症
C. 角膜基质炎
D. 细菌性角膜溃疡
E. 真菌性角膜溃疡


13. [单选题]《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

A. 好坐
B. 好疾行
C. 好徐行
D. 好卧
E. 好走


14. [单选题]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则是

A. 只针不灸
B. 只灸不针
C. 针灸并用
D. 先针后灸
E. 先灸后针


15. [单选题]长于渗湿止泻的方剂是

A. 补中益气汤
B. 参苓白术散
C. 四君子汤
D. 生脉散
E. 理中丸


16. [单选题]患者,男,20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首选

A. 枳实
B. 木香
C. 香附
D. 陈皮
E. 青皮


17.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泻心汤的组成是( )

A. 大黄
B. 黄连
C. 黄芩
D. 黄柏
E. 地黄


18. [单选题]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用是

A. 滋阴
B. 养血
C. 行气
D. 泻热
E. 润肠


19. [单选题]"治病必求于本"中"本"的含义是

A. 肾
B. 脾
C. 体质
D. 阴阳
E. 病因


2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

A. ,脐下悸
B. 小便不利
C. 头目昏眩
D. 呕吐涎沫
E. 动则心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jr9xjn.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往年考试真题(S2) 女,32岁,甚至动则汗出,称为指出不属于诊断时复症的依据:四季平脉中夏季应为本为太阳病,今见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口干舌燥,日晡稍有潮热,脉浮数。证属下列可出现向心性视野缩小的疾病有寒证的临床表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