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医学(中级)历年考试真题汇总(Y5),更多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医学(中级)历年考试真题汇总(Y5),更多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黄疸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
  A. 15~30天 
  B. 20~30天 
  C. 30~45天 
  D. 40~60天 
  E. 60~90天 
 
2. [单选题]对于虚热性肺痿,后世医家治疗时主张用《金匮要略》中的
  A. 甘草干姜汤 
  B. 桔梗汤 
  C. 白虎加桂枝汤 
  D. 麦门冬汤 
  E. 泽漆汤 
 
3. [单选题]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淋沥不绝,是因
  A. 湿热下注 
  B. 寒湿下注 
  C. 湿毒蕴结 
  D. 肝经郁热 
  E. 热伤冲任 
 
4. [单选题]木通与通草的功效共同点是
  A. 清心火 
  B. 凉血止血 
  C. 利水通淋,下乳 
  D. 杀虫止痒 
  E. 润肠通便 
 
5.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证的症状为
  A.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多食易饥 
  B. 小便不利,灼热疼痛,尿色深红 
  C.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水入则吐 
  D. 其人苦渴,小便不利,少腹畏寒 
  E. 小便频数,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6. [单选题]疾病初期,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
  A. 外感表证 
  B. 疟疾 
  C. 阴虚证 
  D. 阳虚证 
  E. 寒湿证 
 
7.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寒凉药物的作用
  A. 清热泻火 
  B. 凉血解毒 
  C. 温经通络 
  D. 滋阴除蒸 
  E. 清热利尿 
 
8. [单选题]对医学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准确理解是对病人
  A. 避免责任伤害 
  B. 避免技术伤害 
  C. 避免躯体伤害 
  D. 避免心理伤害 
  E. 避免任何伤害 
 
9.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的功用是
  A. 清暑除烦,益气和胃 
  B.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C. 清暑利湿,益气和胃 
  D.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E. 益气养阴,清透暑热 
 
10. [单选题]百部具有的功效是
  A. 宣肺止咳 
  B. 润肺止咳 
  C. 清肺止咳 
  D. 敛肺止咳 
  E. 温肺止咳 
 
11. [单选题]胁痛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A. 《证治准绳》 
  B. 《景岳全书》 
  C. 《诸病源候论》 
  D. 《内经》 
  E. 《济生方》 
 
12. [单选题]关于主诉,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是患者本次就诊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B. 是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C. 是医生判断病情轻重的主要依据 
  D. 是患者所有问题的归纳 
  E. 是既往史中最主要的病史资料 
 
13. [单选题]"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出自
  A. 《素问·咳论》 
  B. 《素问·痹论》 
  C.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D. 《素问·生气通天论》 
  E. 《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单选题]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A.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B. 告知做腰穿的必要性,嘱病人配合 
  C. 告知做腰穿时应注意的事项 
  D. 因诊断需要,先动员,后手术 
  E. 动员家属做病人思想工作 
 
15. [单选题]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
  A. 止泻 
  B. 止咳 
  C. 止遗 
  D. 止汗 
  E. 止血 
 
16. [单选题]治疗气虚血瘀证真心痛的代表方为
  A. 当归四逆汤 
  B. 血府逐瘀汤 
  C. 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D. 参附汤合右归饮 
  E. 柴胡疏肝散 
 
17. [单选题]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治宜
  A. 栝蒌薤白半夏汤 
  B. 枳实薤白桂枝汤 
  C. 栝蒌薤白白酒汤 
  D. 桔枳姜汤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18.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A. 黄连、黄柏 
  B. 栀子、连翘 
  C. 黄连、黄芩 
  D. 柴胡、枳壳 
  E. 黄芩、黄柏 
 
19.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 石膏 
  B. 麦冬 
  C. 人参 
  D. 阿胶 
  E. 桑叶 
 
20. [单选题]消风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薄荷 
  B. 细辛 
  C. 胡麻 
  D. 秦艽 
  E. 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