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医学中级技师历年考试真题试卷(R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衣原体的特征错误的是
A.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
B.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类似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 有核蛋白体,能进行多种代谢
E. 对所有抗生素敏感
2. [单选题]测定CIC时,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于沉淀的PEG浓度
A. 越大
B. 越小
C. 与蛋白质的浓度相等
D. 与蛋白质分子量相等
E. 与蛋白质分子量无关
3. [单选题]以下有可能是健康成年人OGTT检测结果的是
A. 空腹血糖6~7mmol/L
B. 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到峰值
C. 葡萄糖峰值>10mmol/L
D. 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E. 血糖峰值<10mmol/L
4. [单选题]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
A. 细胞外铁
B. 铁粒幼红细胞
C. 铁粒红细胞
D. 环铁幼红细胞
E. 中幼红细胞
5. [单选题]关于细菌细胞壁,错误的是
A. 磷壁酸是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化学物质
B. 细胞壁的组分主要是肽聚糖,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完全相同
C.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外膜主要由脂质双层、脂蛋白和脂多糖3部分组成
D. 脂多糖不可以脱毒成为类毒素
E. 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菌的形态,保护细菌
6. [单选题]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浓度需达到的水平为
A. 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 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
C. 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
D. 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E. 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7mmol/L
7. [单选题]正常关节腔积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
A. 红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软骨细胞
8. [单选题]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起抗凝作用的
B. 是血液细胞计数分析的首选抗凝剂
C. 做血沉的抗凝剂最恰当
D. 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形成
E. 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9. [单选题]在ELISA定性检测时,当弱阳性室内质控为阴性时,应该如何处理当天的检测结果
A. 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B. 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
C. 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D. 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E. 报告发出,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
10. [单选题]以下哪种微生物能够耐受121℃湿热20分钟( )
A. 乙肝病毒
B. 炭疽杆菌芽胞
C. 破伤风梭菌芽胞
D. 肉毒梭菌芽胞
E. 以上均不能
11. [单选题]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A. 慢性感染性贫血
B. 血色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恶性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12. [单选题]正常人随机尿比重变化范围为
A. 1.010~1.040
B. 1.015~1.025
C. 1.003~1.035
D. 1.001~1.040
E. 1.100~1.200
13. [单选题]造成Ⅰ型超敏反应皮试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
A. 变应原抗原性丧失
B. 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 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D. 患者近期使用过大量激素类药
E. 注射5分钟后观察有无风团
14. [单选题]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MCV和RDW的改变为
A. MCV正常,RDW异常
B. MCV降低,RDW正常
C. MCV增高,RDW异常
D. MCV增高,RDW正常
E. MCV降低,RDW异常
15.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病理性高血糖,除外
A. 甲亢
B. 皮质醇增多症
C. 糖尿病
D. 情绪紧张
E. 嗜铬细胞瘤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物化学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
A. 粥样硬化斑块中堆积有大量胆固醇
B. 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浆脂蛋白
C. 血液中的过氧化脂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D. LDL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E. HDL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7. [单选题]红细胞镰变形试验可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
A. HbC
B. HbE
C. HbH
D. HbS
E. Hb Barts
18. [单选题]使用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单核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19. [单选题]核异质细胞就是( )
A. 癌前细胞
B. 良性细胞
C. 形态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细胞
D. 癌细胞
E. 恶变细胞
20. [单选题]螺杆菌属是
A. 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B. 从埃希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C. 从耶尔森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D. 从枸橼酸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E. 从沙门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