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女,12岁,某小学学生,自幼近视,最近家长发现其坐位或行走时头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07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女,12岁,某小学学生,自幼近视,最近家长发现其坐位或行走时头"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神经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女,12岁,某小学学生,自幼近视,最近家长发现其坐位或行走时头颈部前倾,胸腰后突,故带其去医院就诊,体查及脊柱照片未见异常,该女生可能为

A. 脊柱结核
B. 佝偻病
C. 姿势性脊柱后突
D. 脊柱炎
E. 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有损害的神经是

A. 迷走神经
B. 面神经
C. 滑车神经
D. 副神经
E. 三叉神经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对于癫痫的药物治疗剂量最理想的是

A. 开始用大剂量,快速控制癫痫
B. 根据血药浓度,即使无发作也要血药浓度达标
C. 根据医生的经验
D.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达到既能控制癫痫,又无明显不良反应时为止
E. 根据患者用药经验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一患者,检查发现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压眶刺激面部有痛苦表情,但不能清醒,有咳嗽反射,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其意识状态属于

A. 意识恍惚
B. 谵妄
C. 嗜睡
D. 浅昏迷
E. 深昏迷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的原因是

A. 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B. 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减退
C. 肌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D. 肌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减退
E. 肌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体征是

A. 视盘水肿
B. 感觉障碍
C. 动眼神经麻痹
D. 玻璃体下片状出血
E. 脑膜刺激征阳性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特殊感觉包括

A. 嗅觉,视觉,味觉,图形觉
B. 嗅觉,味觉,图形觉,听觉
C. 嗅觉,视觉,味觉,重量觉
D. 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E. 嗅觉,味觉,图形觉,重量觉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危象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眼球运动障碍
B. 吞咽困难,不能连续下咽
C. 构音障碍,语音不清
D. 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伴全身肌无力
E. 四肢无力,动作困难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一位病人有行走不稳(夜晚黑暗时加重),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跨步阔大,举足过高,踏步作响,应考虑为

A. 小脑性共济失调
B. 前庭功能障碍
C. 感觉性共济失调
D. 下肢痉挛性轻瘫
E. 鸭步

正确答案 :C

解析:感觉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jrmze4.html
  • 下一篇:男,42岁,码头搬运工,腰部疼痛2年,常于冬、春季加重,休息及 引起杵状指的常见病不包括根据病因最常见的癫痫类型是PD最常见的初发症状是CT扫描不能发现胸膜炎# 支气管扩张 发绀型先心病 肝硬化 慢性肺脓肿症状性癫痫 特发性癫痫 隐源性癫痫# 妊娠性癫痫 经期性癫痫震颤# 肌张力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