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在线测试(V3),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在线测试(V3),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指出“澄澈清冷,皆属于”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热 
 
2. [多选题]破伤风临床表现分期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发作期 
  D. 间歇期 
  E. 恢复期 
 
3. [多选题]下列汤证中,与三焦病变关系较大的有( )
  A. 小柴胡汤证 
  B. 大柴胡汤证 
  C.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D.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E. 柴胡加芒硝汤证 
 
4. [多选题]属于骨病通络法为
  A. 祛邪通络法 
  B. 温阳解毒法 
  C. 舒筋解痉法 
  D. 祛痰散结法 
  E. 行气活血法 
 
5. [多选题] 引起氟骨症的原因包括
  A.  饮水中含氟量过高 
  B.  长期食用经氟化物杀虫剂处理的蔬菜 
  C.  在经常接触含氟原料的工厂工作 
  D.  服用含氟量高的药物 
  E.  在含氟化物原料的工厂附近居住 
 
6. [多选题]常用治水火烫伤的药物是
  A. 地榆 
  B. 白芷 
  C. 白及 
  D. 白蔹 
  E. 侧柏叶 
 
7. [单选题]据《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古之世做汤液醪醴是
  A. 为而不用,以为备耳 
  B. 服之万全 
  C. 服之亦不必已 
  D. 配合针石 
  E. 配合熏浴 
 
8. [单选题]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的错误理解是
  A. 肾精源于先天,充于后天 
  B. 肾主藏精,有藏有泻 
  C. 肾精之盛衰,关系全身之盛衰 
  D. 肾司气化 
  E. 五藏精气充盛,肾才能泄精 
 
9. [单选题]《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 本 
  C. 檐 
  D. 根 
  E. 标 
 
10. [单选题]一般不用于治疗胸痹病的方剂是
  A. 枳实薤白桂枝汤 
  B. 薏苡附子散 
  C. 栝蒌薤白半夏汤 
  D. 惹苡附子败酱散 
  E. 人参汤 
 
11. [多选题]大头瘟发病,其感邪途径为( )
  A. 自口鼻而入 
  B. 先犯卫,气分 
  C. 可攻窜头面 
  D. 可伏于膜原 
  E. 可内陷营血 
 
12. [多选题]关于杂病的治疗原则,《金匮要略》首篇除提出治未病外,还提出了( )
  A. 虚实必须异治 
  B. 表里当分缓急 
  C. 新久治分先后 
  D. 攻邪当随其所得 
  E. 表里双解 
 
13. [多选题] 肩胛骨骨折中手法复位时应将患肩外属于70°~90°的骨折类型是
  A.  肩胛体骨折 
  B.  肩峰骨折 
  C.  肩胛颈骨折 
  D.  肩胛盂骨折 
  E.  肩胛冈骨折 
 
14. [多选题]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脏腑:
  A. 肝 
  B. 胃 
  C. 脾 
  D. 肺 
  E. 心 
 
15. [多选题]肱骨干中1/3骨折后,导致近断端移位的肌肉有
  A. 胸大肌 
  B. 三角肌 
  C. 喙肱肌 
  D. 肱二头肌 
  E. 肱三头肌 
 
16. [单选题]据《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内容,心的真脏脉为
  A. 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 
  B. 坚而搏,如循慧苡子累累然 
  C. 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D. 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E. 以上都不是 
 
17. [单选题]大头瘟的病机是
  A. 湿热中阻脾胃 
  B. 热毒内逼营血 
  C. 热毒盛于阳明 
  D. 邪在肺卫 
  E. 邪在上焦 
 
18. [多选题]两感于寒时,第三日的表现有( )
  A. 耳聋 
  B. 囊缩 
  C. 水浆不入 
  D. 不知人 
  E. 死 
 
19. [多选题]致伤外力的种类对尺、桡骨干双骨折形式、部位的关系是
  A. 直接暴力:横断或粉碎骨折,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B. 间接暴力:横断或短斜形骨折,尺骨骨折面较低 
  C. 间接暴力:横断或短斜形骨折,尺骨骨折面较高 
  D. 扭转暴力:螺旋形骨折,桡骨骨折平面较高 
  E. 扭转暴力:螺旋形骨折,桡骨骨折平面较低 
 
20. [多选题] 骨病的特殊症状有
  A.  畸形 
  B.  肌萎缩 
  C.  筋肉挛缩 
  D.  肿块 
  E.  疮口与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