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学(副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I6),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学(副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I6),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主要是
  A.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B. 脏腑气血极虚,外现实象 
  C. 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 
  D. 邪气太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E. 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2. [单选题]头临泣穴的定位是( )
  A. 入前发际0.5寸,督脉旁开3寸 
  B. 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 
  C.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D. 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 
  E. 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3. [单选题]按胸部虚里,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属
  A. 心阳不足 
  B. 宗气内虚 
  C. 饮停心包 
  D. 小儿食滞 
  E. 心肺气绝 
 
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崩漏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 
  B. 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或数月断续不休 
  C. 经行之时,血量较往次为多 
  D. 月经周期紊乱,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 
  E. 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 
 
5. [单选题]下列腧穴定位错误的是
  A. 灵道:腕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B. 太白: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C. 束骨: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D. 然骨: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E. 中封: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侧 
 
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鉴别寒证与热证的要点的是
  A. 身热与身冷 
  B. 面赤与面白 
  C. 口渴与不渴 
  D. 舌苔黄与白 
  E. 头痛与不痛 
 
7. [多选题]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剂有下列哪些( )
  A.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B. 薯蓣丸 
  C. 麦门冬汤证 
  D. 肾气丸 
  E. 酸枣汤 
 
8. [单选题]既能祛风湿,又能消骨鲠的药物是
  A. 防己 
  B. 防风 
  C. 威灵仙 
  D. 桑寄生 
  E. 秦艽 
 
9. [单选题]急喉风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 )。
  A.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呼吸情况 
  B. 多休息,少活动 
  C. 痰涎较多,采取半卧位 
  D. 饮服药物时,应徐徐慢咽 
  E. 以上都是 
 
10. [单选题]肺胃热盛型酒皶鼻的主方为:
  A. 银翘散 
  B. 荆防败毒散 
  C. 黄连解毒汤 
  D. 清胃散 
  E. 枇杷清肺饮 
 
11. [多选题]神经性皮炎兼见血虚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 肝俞 
  B. 太冲 
  C. 风门 
  D. 足三里 
  E. 三阴交 
 
12. [多选题]"不寐之故,大约有五"指出的不寐病因不包括
  A. 气虚、阴虚 
  B. 痰滞、水停 
  C. 痰热、肝火 
  D. 寒凝、瘀血 
  E. 胃不和 
 
13. [多选题]《素问·痿论》所说的"肝热"的诊断要点包括( )
  A. 色苍 
  B. 色黑 
  C. 爪枯 
  D. 肉蠕动 
  E. 齿槁 
 
14. [单选题]"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终乃成劳"的记载,见于
  A. 《类证治裁》 
  B. 《古今医统大全》 
  C. 《金匮要略》 
  D. 《内经》 
  E. 《诸病源候论》 
 
15. [单选题]妊娠期间,咳嗽不已,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失眠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滑数.治疗用
  A. 清气化痰丸 
  B. 止嗽散 
  C. 清金化痰汤 
  D. 六味地黄丸 
  E. 百合固金汤 
 
16. [多选题]桃仁可用于
  A. 肺痈、肠痈 
  B. 血瘀腹痛、癓瘕积聚 
  C. 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D.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E. 皮肤痒疹 
 
17. [单选题]患者,男,28岁。1天前因饮食不洁,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中脘、上脘 
  B. 中脘、内关 
  C. 曲池、内庭 
  D. 脾俞、下脘 
  E. 行间、足三里 
 
18. [多选题]痰热壅肺所致的胸痹的主证是:
  A. 烦闷发热 
  B. 胸痛咳喘 
  C. 咳痰黄稠 
  D. 舌苔黄腻 
  E. 脉滑数 
 
19. [单选题]中医"穿囊漏"是指:
  A. 睾丸鞘膜积液 
  B. 阴囊阵发性坏疽 
  C. 阴囊急性化脓性感染 
  D. 睾丸及附睾结核性感染 
  E. 睾丸及附睾急性化脓性感染 
 
20. [单选题]患者,女,40岁。患温热病后体虚,大便燥结,热结阴伤。首选与大黄配伍的药组是
  A. 生地黄、玄参 
  B. 芒硝、黄连 
  C. 附子、干姜 
  D. 人参、当归 
  E. 厚朴、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