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中级)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P4),更多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述对放线菌正确的描述为
  A. 多数可致人类疾病 
  B. 多以裂殖方式繁殖、有菌丝 
  C. 形成菌丝及孢子的真核生物 
  D. 必须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E. 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2. [单选题]可增强Ⅸa活性的是( )
  A. 因子Ⅴ 
  B. 因子Ⅶ 
  C. 因子Ⅷ 
  D. 因子Ⅹ 
  E. 因子Ⅻ 
 
3. [单选题]下列血培养系统中哪一种既可检测普通细菌又可以检测分枝杆菌
  A. BACTEC9240 
  B. Bact/Alert3D 
  C. BACTEC960 
  D. VITEK 
  E. Miccroscan 
 
4. [单选题]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
  A. 参与反应pH不同 
  B. 参与反应介质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 
  C. 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D. 判断结果是在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同阶段 
  E. 参与反应介质中的电解质不同 
 
5. [单选题]病毒可通过崩解宿主细胞或出芽方式完成的过程称为( )
  A. 吸附 
  B. 穿入 
  C. 脱壳 
  D. 组装 
  E. 释放 
 
6. [单选题]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A. CD14阳性 
  B. CD2阳性 
  C. SmIg阳性 
  D. CD13阳性 
  E. CD33阳性 
 
7. [单选题]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A. 血琼脂平板 
  B. 肉膏汤培养基 
  C. SS平板 
  D. 蛋白胨水 
  E. 巧克力平板 
 
8. [单选题]阿米巴痢疾时粪便呈
  A. 柏油样便 
  B. 红色果酱样 
  C. 鲜血便 
  D. 胨状便 
  E. 米泔样便 
 
9. [单选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E. 10年 
 
10.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B.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C. 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D.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E.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增高 
 
11. [单选题]有关真菌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核膜、核仁,只有拟核 
  B. 细胞器不完整 
  C. 细胞壁的基本成分为肽聚糖 
  D.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 具有线粒体 
 
12. [单选题]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是
  A. 血型相配 
  B. 免疫耐受诱导 
  C.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 选择MHC配型相配的供者 
  E. 以上均正确 
 
13. [单选题]在流式细胞术的样本前处理和荧光标记抗体反应中,正确的是
  A. 组织样本可以直接进行检测 
  B. 使用FITC荧光标记抗体,要求反应pH值<8 
  C. FITC的荧光强度强于PE,故对低表达的CD分子应采用FITC标记抗体检测 
  D. 同型对照抗体作用在于去掉非特异性染色的干扰 
  E. 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7℃ 
 
1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A. 蛋白尿和血尿 
  B. 尿中检出本周蛋白 
  C. 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异常 
  D. 血尿酸升高 
  E. 血清铁升高 
 
15.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被公认为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A. 血红蛋白 
  B. 白蛋白 
  C. 纤维蛋白原 
  D. 三酰甘油 
  E. 胆固醇 
 
16.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特殊鉴定
  A. 革兰染色 
  B. 触酶试验 
  C. 伞形动力 
  D. 七叶苷水解 
  E. 尿素 
 
17. [单选题]血清铁不增高的是( )
  A. 感染性贫血 
  B.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血色病 
  E.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8. [单选题]下列细菌感染易出现内毒素血症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痢疾志贺菌 
  C. 变形杆菌 
  D. 大肠埃希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19. [单选题]下列属于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的是
  A. MPV 
  B. MCV 
  C. MCH 
  D. MCHC 
  E. Hct 
 
20. [单选题]下列细菌种既有荚膜又有芽孢的是
  A. 铜绿假单胞菌 
  B. 脂肪芽胞杆菌 
  C. 炭疽芽胞杆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伤寒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