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职称正高全真考试试题(A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1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职称正高全真考试试题(A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职称正高全真考试试题(A1),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宜用( )

A. 麻杏石甘汤
B. 桑杏汤
C. 杏苏散
D. 桑菊饮
E. 银翘散


2. [单选题]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加术汤
C. 越婢加半夏汤
D. 皂荚丸
E. 厚朴麻黄汤


3. [单选题]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

A. 清水
B. 甘澜水
C. 清浆水
D. 潦水
E. 白饮


4. [单选题]《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

A. 五色是精气的外在表现
B. 五色的变化精细微妙
C. 五色含蓄不露
D. 五色藏真外泄,精气枯竭的表现
E. 以上均不是


5. [多选题]温邪的特异栓体现在( )

A. 从外侵袭人体
B. 温热性质显著
C. 易消耗人体阴津
D. 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E. 直接导致精神异常


6. [单选题]根据原文,可用小承气汤的是

A.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
B.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C.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
D.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E.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大小便通利者


7. [多选题]皮水的发病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较密切(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8. [多选题]有面色赤的汤证是( )

A. 白通汤证
B. 通脉四逆汤证
C. 四逆汤证
D.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E. 四逆散证


9. [单选题]"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A. 温复阳气
B. 滋养阴液
C. 先复阳,后复阴
D. 先救阴,后扶阳
E. 阴阳兼顾


10. [单选题]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A. 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 头部后项
E. 以上都不是


11.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12.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骨将惫"具备下列症状( )

A. 转摇不能
B. 不能久立
C. 屈伸不能
D. 行则偻附
E. 行则振掉


13. [单选题]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A. 足太阴脾的病变
B. 足少阴肾的病变
C. 手厥阴心包的病变
D. 足厥阴肝的病变
E. 足阳明胃的病变


14.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惊而夺精,汗出于

A. 肾
B. 心
C. 肝
D. 肺
E. 脾


15.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 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 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 先解表,而后温其里
D. 先温里,而后解其表
E. 解表温里,表里同治


17. [单选题]《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E. 清窍


18. [单选题]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论治虚劳重视哪些脏腑

A. 心肝
B. 脾肾
C. 肺胃
D. 肝脾
E. 肝肾


19. [多选题]湿温湿重于热的证型有( )

A. 邪遏卫气
B. 湿困中焦
C. 湿阻膜原
D. 泌别失职
E. 伤络便血


20. [单选题]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区别的关键是

A. 身发热的高低
B. 汗出的多少
C. 恶寒的有无
D. 津伤气耗的轻重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km29el.html
  • 下一篇: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A1) 见少腹满如敦状,大便稍结,其治疗宜用据《素问·举痛论》,津液藏焉,去附子,发热而渴,身疼痛,恶风,刚柔并用的特点# 乌梅丸属寒热并用之剂#腹中未热,勿发揭衣被# 服汤后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