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考试模拟题(AI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23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考试模拟题(AI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考试模拟题(AI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导致肺炎的非典型病原体是

A. 肺炎链球菌
B. 军团菌
C. 葡萄球菌
D. 肺炎克雷白杆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2. [单选题]桂枝甘草汤证的主要表现为

A. 脉结代,心动悸
B. 心下悸,欲得按
C. 心中悸而烦
D. 气从少腹上冲心
E. 心下逆满


3. [单选题]下列有关丙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 抗-HCV属保护性抗体
C. 黄疸发生率较高
D. 极易演变为慢性
E. 急性期的治疗不应使用干扰素


4. [单选题]某男,30岁。上腹胀满,食后加重,大便溏,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治以半夏泻心汤。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调整阴阳以恢复其平衡的治疗学思想,其治则是

A. 因而越之
B. 引而竭之
C. 泻之于内
D. 按而收之
E. 散而泻之


5.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人员包括:

A. 管理人员
B. 医护人员
C. 药学技术人员与医技人员
D. 其他人员
E. 以上都是


6. [单选题]下列划分人体阴阳不确切的是

A.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B.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C.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D. 腹部为阳,背部为阴
E. 心为阳,肾为阴


7. [单选题]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者属于

A. 阴虚潮热
B. 气郁发热
C. 阳明潮热
D. 气虚发热
E. 湿温潮热


8. [单选题]不规则热常见于

A. 肺炎球菌肺炎
B. 疟疾
C. 风湿热
D. 霍奇金病
E. 斑疹伤寒


9. [单选题]患者心前区疼痛10分钟,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0.15mV,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心包炎
B. 心肌炎
C. 典型心绞痛
D. 变异型心绞痛
E. 正常心电图


10. [单选题]"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

A. 阴病治阳
B. 阴中求阳
C. 因寒用热
D. 寒者热之
E. 用热远热


1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的是

A. 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B. 起病突然
C. 可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
D. 咳砖红色胶冻样痰
E. 重者可有全身衰竭、休克


12.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不含有生姜、大枣的是

A. 桂枝汤
B. 理中丸
C. 吴茱萸汤
D. 小建中汤
E. 炙甘草汤


13. [单选题]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是

A.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B. 《素问·痹论》
C.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D. 《素问·生气通天论》
E. 《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单选题]川牛膝和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

A. 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
B. 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
C. 川牛膝偏活血通经,怀牛膝偏利尿通淋
D. 川牛膝偏强腰膝,怀牛膝偏活血通经
E. 川牛膝活血通经力强,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15.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寒疝"的主症是

A. 腹痛
B. 厥冷
C. 便秘
D. 冷汗出
E. 阴囊偏大偏小


16. [单选题]性微温而善于芳香化湿的药物是

A. 香薷
B. 佩兰
C. 砂仁
D. 豆蔻
E. 藿香


17. [单选题]三承气汤的组方,哪项是正确的

A. 三方均有大黄、芒硝
B. 大承气汤方中的大黄量最大
C. 小承气汤方中的厚朴、枳实最多
D. 调胃承气汤方中的芒硝量最多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大实有羸状"所描述的病证最准确的是

A. 实证
B. 虚证
C. 虚实夹杂证
D. 真虚假实证
E. 真实假虚证


19. [单选题]依照法律规定剥夺犯罪人某种权益的强制方法是

A. 行政处分
B. 行政处罚
C. 民事处罚
D. 刑罚
E. 吊销执业证


20. [单选题]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陈皮 大枣
B. 竹茹 黄芩
C. 半夏 甘草
D. 黄芩 青黛
E. 枳壳 滑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km4kgm.html
  • 下一篇:2023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专业冲刺密卷答疑(AI7) 发热腹痛属于湿温,36岁。因应酬太多,口干,唇甲发绀,神疲乏力,肠失濡润 气虚失运,正气必然受损 正气充足,邪气难以入侵# 正气虚弱,肠失濡润所致;若大便秘结,生阳化气之功效。主治发汗过多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