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真题剖析(AH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11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真题剖析(AH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真题剖析(AH5),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A. 邓巴
B. 罗森曼
C. 弗里德曼
D. 亚历山大
E. 弗洛伊德


2.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二氧化碳气腹引起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有关的是(  )。

A. 气腹压的作用
B. 二氧化碳经腹膜吸收入血
C. 二氧化碳蓄积作用
D. 手术时间长
E. 以上都是


3. [单选题]实脾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茯苓皮 大腹子
B. 炮附子 炙甘草
C. 草豆蔻 白术
D. 炮干姜 茴香
E. 大腹皮 木瓜


4.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以外,均可以见身重?(  )

A. 大青龙汤证
B. 白虎汤证
C. 真武汤证
D. 桃花汤证
E.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5. [单选题]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是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B.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6. [单选题]妊娠妇女,三部脉平,唯尺脉稍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治用

A. 小半夏汤
B. 干姜人参半夏丸
C. 半夏干姜散
D. 桂枝汤
E. 茯苓泽泻汤


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六淫之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A. 其性开泄
B. 耗气伤津
C. 善行而数变
D. 为百病之长
E. 易袭人体之阳位


8. [单选题]一贯煎的君药是

A. 枸杞子
B. 川楝子
C. 麦冬
D. 生地黄
E. 当归


9. [单选题]患者,女,45岁。不慎伤及胎儿,已成死胎,欲将死胎打下。首选药物是

A. 水蛭
B. 大黄
C. 麝香
D. 冰片
E. 三棱


10. [单选题]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使用

A. 麻杏甘石汤
B. 葛根芩连汤
C. 调胃承气汤
D. 王氏连朴饮
E. 三石汤


11. [单选题]完带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白芍 车前草
B. 赤芍 生甘草
C. 陈皮 车前子
D. 橘皮 车前子
E. 黄芩 黑芥穗


1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脑
B. 膀胱
C. 脉
D. 骨
E. 髓


13. [单选题]川牛膝和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

A. 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
B. 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
C. 川牛膝偏活血通经,怀牛膝偏利尿通淋
D. 川牛膝偏强腰膝,怀牛膝偏活血通经
E. 川牛膝活血通经力强,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14. [单选题]按照中国新九分法计算,成人双上肢占全身面积的比例是(  )。

A. 9%
B. 18%
C. 4.5%
D. 36%
E. 27%


15. [单选题]稽留热常见于

A. 败血症
B. 肾盂肾炎
C. 肺结核
D. 伤寒
E. 胸膜炎


16. [单选题]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

A. 口鼻咽唇干燥
B. 耳聋鼻塞
C. 昏谵舌謇
D. 溲短尿浊
E. 脘腹胀满


17. [单选题]治疗心肾两虚,水火不交的尿频健忘宜选用的方剂是

A. 桑螵蛸散
B. 知柏地黄丸
C. 天王补心丹
D. 金锁固精丸
E. 六味地黄丸


18. [单选题]下列器官为流行性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是(  )。

A. 心脏
B. 肝脏
C. 脑实质
D. 肾脏
E. 肺


19. [单选题]《神农本草经》谓"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是

A. 郁金
B. 香附
C. 合欢皮
D. 玫瑰花
E. 绿萼梅


20. [单选题]除“汗,下,吐,补”外,以下哪项属“八法”的内容?(  )

A. 清和攻散
B. 温清固和
C. 寒热固因
D. 清和温消
E. 和攻寒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kmepql.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主治实战模拟在线题库(AH6) 下列属相侮传变的是行医中反对"按寸不及尺……""相对斯须,行胆囊切除术,其主要区别在于表示减毒配伍关系的是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是麻黄、杏仁同用的方剂是患者,75岁。进行性吞咽困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