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外科主治2023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AI4),更多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属于细胞凋亡主要信号通路中死亡受体途径的是( )。
A. caspase-9
B. TNFR
C. VEGFR
D. EGFR
E. MAPK
2. [单选题]下列哪项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
A. 随机对照试验
B. 队列研究
C. 交叉设计
D. 非随机对照试验
E. 病例-对照研究
3. [单选题]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时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类型?( )
A. 病理性骨折
B. 溶骨型
C. 混合型
D. 成骨型
E. 骨髓纤维化
4.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因“头面部肿胀半月”入院。胸部CT示:前上纵隔下部占位性病变。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 神经源性肿瘤
B. 胸内甲状腺肿
C. 畸胎类肿瘤
D. 胸腺肿瘤
E. 恶性淋巴瘤
5. [单选题]对于肾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仍是目前惟一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的手段
B. 局部浸润性肾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C. 局限性肾癌术后的放疗或化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D. 局部浸润性肾癌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
E. 转移性肾癌,行为状态较好的患者可行姑息性肾切除术
6. [单选题]KPS评分
A.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
B.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C. 生存质量观察指标
D. 毒副作用观察指标
E. 并发症观察指标
7. [单选题]以局部破坏为主,很少发生转移的是下列哪种肿瘤?( )
A. 基底细胞癌
B. 腺癌
C. 黑色素瘤
D. 鳞癌
E. 乳头状腺癌
8. [单选题]可产生促性腺激素的癌主要是( )。
A. 肝细胞癌
B. 绒毛膜癌
C. 乳腺癌
D. 子宫内膜腺癌
E. 神经内分泌癌
9. [单选题]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药物美罗华(利妥昔单抗),其作用靶点是( )。
A. VEGFR
B. CD20
C. HErR-2
D. CD2
E. EGFR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19岁。因“干咳5月,呼吸困难1天”入院。患者入院后咳出毛发样物。在诊断时应当考虑的肿瘤是( )。
A. 支气管囊肿
B. 胸腺肿瘤
C. 神经源性肿瘤
D. 畸胎瘤
E. 胃肠囊肿
11. [单选题]非甾体类抗炎药下列正确的是( )。
A. 罕见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B. 都是口服用药
C. 阻断炎性因子的合成
D. 是所有癌症疼痛治疗的首选止痛药
E. 长期用药安全
12. [单选题]淋巴瘤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 睾丸受侵
B. Ⅳ期患者
C.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
D. 骨髓侵犯
E. 以上都正确
13. [单选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UL评估)( )。
A. 是指对病人一般情况评分(KPS)
B. 包括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四个方面
C. 由医护人员评估更准确可靠
D. 可以反映病人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生活水平
E. 是指无病生存期
14. [单选题]下列中常有高雌激素或雄激素症状的一类卵巢癌是( )。
A. 继发性转移性癌
B. 卵巢上皮癌
C. 生殖细胞肿瘤
D. 性索间质肿瘤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术后6h,渐感头晕、心慌、并出现大汗、口唇和末梢发绀、心率快、血压下降。如诊断性腹腔穿刺为不凝的血液,则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 快速扩容后准备手术
B. 加压吸氧
C.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D. 止血药
E. DSA栓塞止血
16. [单选题]关于癌性疼痛,错误的描述是( )。
A. 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
B.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C.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D. 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
E. 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绝对手术禁忌
A. 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
B. 曾有心肌梗死病史
C. Ⅱa期病变
D. 肺功能较差
E. 对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18. [单选题]关于新辅助化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可减少远处转移
B. 可消灭微小转移灶
C. 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可帮助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D. 可缩小肿瘤,便于手术
E. 对患者而言,除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外,没有其他风险
19. [单选题]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化疗主要用药为( )。
A. 阿霉素
B. 吉西他滨
C. 紫杉醇
D. 达卡巴嗪
E. 顺铂
20. [单选题]化学致癌物是指
A. 能够与亲核的细胞大分子相互作用,并可启动肿瘤发生的基因毒性物质
B. 本身是亲电子的基因毒性物质
C. 在细胞内经代谢转化成亲电子衍生物的基因毒性物质
D. 促进肿瘤发生的物质
E. 烷化剂和酰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