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正确答案(D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6   [手机版]    

(副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正确答案(D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正确答案(D7),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虚烦"一词是指

A. 阳虚心烦
B. 血虚心烦
C. 阴虚心烦
D. 阴阳两虚心烦
E. 无形邪热扰于胸隔心烦


2.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舌苔薄白,脉滑数者,治疗应选用

A. 泻白散
B. 葛根黄芩黄连汤
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 小青龙加石膏汤


3. [单选题]月经周期中,呈现"重阳转阴"特征的是

A. 经前期
B. 经后期
C. 经间期
D. 排卵期
E. 行经期


4. [多选题]经行浮肿的治疗大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B. 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C. 补脾益肺
D. 淡渗利湿
E. 化瘀消肿


5. [单选题]湿热蕴脾与寒湿困脾证的主要区别是

A. 脘腹胀闷
B. 恶心欲呕
C. 纳呆少食
D. 肢身困重
E. 舌苔黄腻


6. [单选题]妇科病内治以调控生殖轴为主线的是

A. 阴阳-肾-气血-冲任
B. 脏腑-阴阳-冲任-胞脉
C. 肾-天癸-冲任-胞宫
D. 冲脉-任脉-带脉-督脉
E. 胞宫-冲任-天癸-肾


7. [单选题]排卵时间一般发生在月经来潮前约

A. 3天
B. 5天
C. 25天
D. 14天
E. 1天


8.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j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 寒变
B. 痃疟
C. 飧泄
D. 痿厥
E. 洞泄


9. [多选题]黄土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地黄、白术
B. 阿胶、甘草
C. 附子、黄芩
D. 党参、茯苓
E. 伏龙肝


10. [单选题]下述阴虚火旺经行口糜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经期口舌糜烂
B. 口燥咽干
C. 五心烦热
D. 舌苔黄厚,脉滑数
E. 尿少色黄


11. [单选题]肝经湿热,下注冲任,治以泻肝除湿,常用代表方是(  )。

A. 清肝止淋汤
B. 龙胆泻肝汤
C. 甘露消毒丹
D. 萆薢渗湿汤
E. 茵陈蒿汤


1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指西医解剖学的子宫颈部位( )

A. 小肠
B. 子门
C. 玉门
D. 龙门
E. 胞门


13. [多选题]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病,其病位主要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4. [单选题]对营卫二气的错误描述是

A.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B. 行血气而营阴阳
C.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D. 营卫二气五十度而复大会
E.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15. [单选题]下列炮制方法的目的,不属降低毒副作用的是

A. 延胡索醋制
B. 常山酒炒
C. 甘遂醋制
D. 半夏姜矾水制
E. 巴豆压油取霜


16. [单选题]患者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干,舌苔白,脉弦。治疗应首选

A. 杏苏散
B. 麻黄汤
C. 止嗽散
D. 小青龙汤
E. 桑杏汤


17. [单选题]生脉散与炙甘草汤均具有的作用是

A. 通阳复脉
B. 益气养阴
C. 生津止汗
D. 清热滋阴
E. 生津润燥


18. [多选题]温疫的特点是( )

A. 发病急骤
B. 有强烈的传染性
C. 可以引起大流行
D. 病情多较险恶
E. 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


19. [单选题]患者面色萎黄,饮食不化,四肢乏力,肠鸣泄泻,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补中益气汤
B. 四君子汤
C. 生脉散
D. 参苓白术散
E. 归脾汤


20. [单选题]经行头痛,病在(  )。

A. 冲任
B. 胞宫
C. 肝肾
D. 气血
E. 脾胃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kmpxod.html
  • 下一篇:主治中焦虚寒、阴阳两虚证的方剂是 内服壮阳通便的药物是骨度分寸规定,舌苔薄白,脉细数,舌红少苔,脉细数,泻热通便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滋阴益精,恬淡虚无,舌质红绛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