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心电学技术医学副高职称2024精选考试试题(@3),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洋地黄中毒的常见表现是
A. 心电图QT间期缩短
B.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出现室早二联律
D. 窦性心动过速
E. 心电图ST-T呈鱼钩样改变
2. [单选题]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各房室普遍增大或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B. 室壁变薄且运动普遍减低
C. 左心室射血分数重度减低
D. 二尖瓣开放幅度明显增大
E. 左心室流出道显著增大
3. [单选题]可引起QRS波群振幅降低的原因是
A. 皮下气肿
B. 肺气肿
C. 胸腔积液
D. 全身明显水肿
E. 以上都是
4. [单选题]与肺源性心脏病不符的X线征象是
A. 肺气肿
B. 右心室增大
C. 左心室增大
D. 右前斜位见肺动脉圆锥明显突出
E. 右下肺动脉直径>15mm
5. [单选题]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与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后者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 前者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C. 后者经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
D. 后者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终止其发作
E. 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减慢后者的频率
6. [单选题]属于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的是
A. 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
B. 不稳定型心绞痛
C.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D. 运动能力障碍
E. 年龄过大(>70岁)
7. [单选题]关于左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向后表现为食管的压迫移位
B. 向上表现为主动脉窗的缩小和左主支气管向上压迫移位
C. 向右表现为双心房影
D. 向左表现为左心缘呈现3个弓
E. 高电压片或体层片显示气管叉角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大1
8. [单选题]关于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仅用于3通道记录器
B. 是根据EASI正交导联推导得出的心电图
C. 获得的心电图波形与常规心电图差异很大
D. 导联数目较少,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无帮助
E. 以上都不对
9. [单选题]急性心肌炎患者,反复出现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恰当的处理是
A. 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
B. 静滴硝酸甘油
C. 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D. 静滴氢化可的松
E. 静滴阿托品
10. [单选题]在食管的不同部位可记录到不同形态的心房波,最佳的记录位置是
A. 心房上区
B. 心房区
C. 心房下区(过渡区)
D. 心室区
E. 窦房结所在部位
11. [单选题]记录描笔处于各种位置时,输入相同的方波信号描笔偏转的幅度相同,说明
A. 共模抑制比高
B. 心电图机线性功能好
C. 基线的漂移小
D. 机内噪声小
E. 灵敏度高
12. [单选题]起搏器程控的目的是
A. 根据病情调整起搏器工作参数
B. 合理地程控起搏器工作模式
C. 检测起搏器功能
D. 诊断及处理心律失常
E. 以上都是
13. [单选题]颈动脉窦按摩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患者取坐位
B. 取下颌角触及颈动脉搏动处
C. 先轻柔按摩逐渐增加压力
D. 按摩持续5秒
E. 双侧同时按摩
14. [单选题]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交感神经
B. 大剂量阿托品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C. 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率<90次/分,为阿托品试验阳性
D. 静脉注射阿托品后,以2~3分钟时心率最快
E. 阿托品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5. [单选题]绘制梯形图时应将A行中的竖线对准
A. P波顶峰
B. P波起点
C. QRS波群起点
D. T波顶峰
E. U波终点
16.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
A. 胺碘酮
B. 洋地黄
C. 多巴胺
D. 异搏定
E. 阿托品
17. [单选题]纵下为肺血增多的X线征象,但除外
A. 肺野内肺血管增多
B. 肺动脉段膨凸
C. 肺门舞蹈征
D. 肺门血管增粗、扭曲
E. 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纤细
18. [单选题]关于AAI起搏器的阐述,正确的是.
A. 不能保持房室同步
B. 电极导线通常放置在左心耳处
C. 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
D. 适用于心房静止者
E. 感知自身心房活动后触发心房脉冲的发放
19.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波可重叠在T波或ST段上
B. PR间期延长>0.40s,多见于房室结内阻滞
C. 可出现跨R波的房室传导现象
D. 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希氏束下(双侧束支)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
E. PR间期正常可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
20. [单选题]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X线征象是
A. 心影近似三角形
B. 两心缘僵直,分界不清,伴胸膜炎改变
C. 心搏减弱、消失
D. 上腔静脉扩张
E. 心包壳状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