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理化检验技术(士)学卫生初级资格历年考试真题(@2),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测定食品中水分需称量恒重,“恒重”是指同一份样品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
A. 4mg
B. 1mg
C. 2mg
D. 10mg
E. 5mg
2. [单选题]用大注射器采集室外空气送回实验室分析,实验室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此时注射器内空气
A. 压力增加,体积增加
B. 压力增加,体积不变
C. 压力不变,体积增加
D. 压力不变,体积不变
E. 压力减少,体积减少
3. [单选题]可用于鉴别烷烃和卤代烃的试剂是
A. 氨水
B. 硝酸银溶液
C. 四氯化碳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E. 氢氧化钠溶液
4. [单选题]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过滤膜的粒径是
A. 0.5μm
B. 0.45μm
C. 0.6μm
D. 0.55μm
E. 0.20μm
5. [单选题]用气泡吸收管采样时,发现流量计读数未变,但气泡明显减少,是何原因
A. 采样快到终点
B. 吸收管磨口处漏气
C. 气泡吸收管进气嘴堵塞
D. 吸收液蒸发,体积减少
E. 空气中部分成分被吸收液吸收
6. [单选题]下面是测定化妆品pH的操作步骤,以下描述中,不对的是
A. 称取定量样品于50ml烧杯,加入9倍重量的水,搅拌并加热至40℃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合,冷却至室温,测定样品液温度
B. 按仪器要求准备pH计,并将温度补偿器调至样品液的温度
C. 预计样品的pH呈碱性,分别从标准磷酸缓冲液和硼酸缓冲液的试剂瓶中倒出约10ml溶液于小烧杯中反复校正pH计
D. 边搅拌边测定样品的pH,当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
E. 全部测定完毕后,按仪器要求,冲洗电极,并将甘汞电极的橡皮塞/帽套上,玻璃电极浸泡在纯水中,缓冲液倒回瓶中
7. [单选题]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成的化合物用下列哪种试剂萃取
A. 甲醇
B. 丙酮
C. 二硫化碳
D. 三氯甲烷
E. 酒精
8. [单选题]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A. 二甲醚
B. 乙二醇
C. 甲醇
D. 乙醚
E. 丙酮
9. [单选题]进行滴定操作时,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
A. 眼睛注视被滴定溶液颜色的变纯
B. 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
C. 眼睛注视滴定管是否漏液
D. 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
E. 眼睛与滴定管中液面保持水平
10. [单选题]水质分析时,所测定的色度应该以除去悬浮物质的色度为标准,称之为
A. 表色
B. 真色
C. 白色
D. 无色
E. 浅蓝绿色
11. [单选题]由两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的二元体系的沸点( )。
A. 低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B. 低于水相的沸点
C. 不变
D. 介于水相与有机相之间
E. 高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12. [单选题]进行地表水表层水采样时,其采样深度一般要在水下
A. 多于0.5m
B. 0.2~0.5m
C. 小于0.2m
D. 0.5~1m
E. 大于1m
13. [单选题]对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B. 选择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C.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采样
D.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E.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14. [单选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检验工作应坚持的方针是( )。
A. 信誉第一的方针
B. 数量第一的方针
C. 质量第一的方针
D. 荣誉第一的方针
E. 管理第一的方针
15. [单选题]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水质情况,采样点必须设在( )。
A. 上游设采样点
B. 中游设采样点
C. 下游设采样点
D. 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
E.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16. [单选题]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长度的量的符号是
A. L
B. m
C. t
D. I
E. T
17. [单选题]用干湿球计测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时,应该将它放在什么位置
A. 阳光下绝对静止无风的地方
B. 避免阳光直射绝对静止无风的地方
C. 阳光下有微风的地方
D. 避免阳光直射有微风的地方
E. 避免阳光直射有强风的地方
18. [单选题]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碳酸氢钠
B. 无水碳酸钠
C. 硫酸钠
D. 氢氧化钠
E. 邻苯二甲酸氢钠
19. [单选题]在检验工作任务繁重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仍应坚持
A. 信誉第一的方针
B. 数量第一的方针
C. 质量第一的方针
D. 荣誉第一的方针
E. 管理第一的方针
20. [单选题]在测定待测物前,样品如何进行预处理,应根据
A. 检测的要求和样品的性状来决定
B. 检测方法和所用仪器来决定
C.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来决定
D. 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来决定
E. 样品所含基体成分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