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师)(初级)备考在线题库(AJ4),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
A. 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B. 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 加入氰化钾掩蔽
D. 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 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2. [单选题]挥发酚类化合物在加氯消毒后苯酚、甲苯酚等生成臭味强烈的是
A. 苯醌
B. 苯醛
C. 氯酚
D. 苯酸
E. 氯苯
3. [单选题]二硫腙-氯仿溶液在pH8.5~11.0提取铅时,为了消除汞的干扰,需加入的试剂为
A. KCN
B. 氟化物
C. EDTA-2Na
D. 酒石酸盐
E. 高锰酸盐
4. [单选题]在国标中,维生素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18反相柱,检测器用的是
A. 电化学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紫外检测器
E. 光电检测器
5. [单选题]下列哪种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C
A. 柠檬
B. 山楂
C. 猕猴桃
D. 猪肉
E. 酸枣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7. [单选题]采用全血测定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采集1ml血,通常加入肝素
A. 0.01~0.05mg
B. 0.01~0.02 mg
C. 0.5~1.0 mg
D. 0.1~0.2 mg
E. 1.0~2.0 mg
8. [单选题]在放热反应中,温度增加100℃将会
A. 不改变反应时间
B. 平衡常数增加一倍
C. 降低平衡常数
D. 不改变反应速度
E. 平衡常数减半
9. [单选题]双硫腙-氯仿溶液在pH 8.5~11.0提取铅时,加入哪种试剂可消除银的干扰
A. KCN
B. EDTA-2Na
C. 柠檬酸盐
D. 氟化物
E. 酒石酸盐
10. [单选题]在pH 8.5~11溶液中,有氰化钾存在的条件下,能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的是
A. 锌
B. 铅
C. 汞
D. 镉
E. 锑
11.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用于酚测量的纯水采用的制备方法是
A. 加硫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B. 加高锰酸钾及硫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C. 加高锰酸钾及硝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D. 加硝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E. 加氢氧化钠至pH 12以上进行蒸馏
12. [单选题]在湿度大于90%的工作场所,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空气中粉尘后
A. 滤膜要放在天平室内2小时后称量
B. 滤膜要放在天平室内24小时后称量
C. 滤膜要放在干燥器内2小时后称量
D. 滤膜要放在干燥器内24小时后称量
E. 滤膜不必干燥,可以直接称量
1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情节较严重,可以处5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的情形是
A. 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
B. 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
C. 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D. 造成传染病菌(毒)种扩散的
E. 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14. [单选题]色谱峰变宽,表明( )。
A. 汽化室污染
B. 汽化室漏气
C. 进样速度太慢
D. 色谱柱污染
E. 检测器污染
15.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6. [单选题]铅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
A. 血铅
B. 尿铅
C. 尿镉
D. 血中血红蛋白
E.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17. [单选题]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 一价的低汞原子
B. 二价的高汞原子
C. 汞原子
D. 汞分子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哪一种属于芳香烃
A. 环烷烃
B. 苯
C. 环烯烃
D. 己烷
E. 乙醇
19. [单选题]用亚甲蓝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消除余氯干扰作用的方法是( )。
A. 1mg余氯加0.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B. 10mg余氯加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C. 1mg余氯加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D. 1mg余氯加0.2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E. 1mg余氯加1m10.1%亚硫酸氢钠溶液
20. [单选题]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酚,加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
A. 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缓冲液
B. 缓冲液→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C. 缓冲液→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
D. 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缓冲液
E. 铁氰化钾→缓冲液→氨基安替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