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护理卫生副高2024在线题库升级(U3),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以下哪些为大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 )
  A. 心下硬满 
  B.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C. 舌上燥而渴 
  D. 大便秘结 
  E. 日晡小有潮热 
 
2. [单选题]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A. 恶寒 
  B. 恶风 
  C. 脉浮 
  D. 项背强肌 
  E. 呕逆 
 
3. [多选题]湿温辨证时应注意的主要环节是( )
  A. 辨别发病季节 
  B. 分辨湿热之偏盛程度 
  C. 审证情虚实转化 
  D. 辨明病位上下浅深 
  E. 了解治疗效果 
 
4. [单选题]关于中药离子导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 
  B. 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异常,如有破损,应禁止使用 
  C.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机器运行情况 
  D. 治疗后,衬垫应及时用洗涤剂洗净、晾干后备用 
  E. 如有电灼伤,可按烧伤处理 
 
5. [单选题]肺病主症表现是( )。
  A. 呕吐 
  B. 呃逆 
  C. 嗳气 
  D. 咳嗽 
  E. 恶心 
 
6. [单选题]舌红绛,舌面光滑如镜,表示( )
  A. 阴虚火旺 
  B. 胃阴大伤 
  C. 肾阴已涸 
  D. 邪热炽盛 
  E. 热盛伤津 
 
7. [单选题]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的方剂是
  A. 栝蒌薤白白酒汤 
  B. 栝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8. [单选题]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 沟通内外 
  B. 联络脏腑 
  C. 蓄积阳气 
  D. 调节机体阴阳气血平衡 
  E. 运行气血 
 
9. [单选题]“中焦如沤”是描绘
  A. 胃的受纳功能 
  B. 脾的散精功能 
  C.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 
  D. 脾胃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E. 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10. [单选题]温病热闭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是
  A. 灼热神昏,皮肤黏膜出血 
  B. 昏愦不语,汗多气短,脉细无力 
  C. 身体灼热,昏谵或昏愦,舌謇肢厥,舌绛鲜泽 
  D.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E. 神识昏蒙或表情淡漠,甚则谵语乱言 
 
11.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辨五色“不欲”的表现是
  A. 地苍 
  B. 蓝 
  C. 黄土 
  D. 重漆色 
  E. 如白裹朱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证属于寒热错杂证( )
  A. 黄连汤证 
  B. 大青龙汤证 
  C. 栀子干姜汤证 
  D.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E.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13. [单选题]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
  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 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 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14. [单选题]下列哪种针刺进针方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 )
  A. 单手进针法 
  B. 双手进针法 
  C. 夹持进针法 
  D. 提捏进针法 
  E. 舒张进针法 
 
15. [单选题]八纲的总纲是( )
  A. 表里 
  B. 寒热 
  C. 虚实 
  D. 阴阳 
  E. 以上都是 
 
16.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治法是
  A. 解郁化痰,顺气降逆 
  B. 活血通瘀 
  C. 破气散结 
  D. 祛瘀逐痰 
  E. 化痰利咽 
 
17. [多选题]太阳温病的辨证要点是( )
  A. 发热 
  B. 恶寒 
  C. 头痛 
  D. 口渴 
  E. 脉浮数 
 
18. [单选题]根据原文,可用小承气汤的是
  A.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 
  B.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C.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 
  D.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E.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大小便通利者 
 
19. [多选题]乌头赤石脂丸的配伍特点有( )
  A. 用辛散与收涩药使寒去而不伤正 
  B. 用甘草解乌头毒性 
  C. 用蜂蜜制以丸剂使峻药缓用 
  D. 用乌头附子峻逐阴寒 
  E. 用薏苡仁协助乌头缓急止痛 
 
20. [单选题]患者发热,身黄,小便短赤,纳差,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用
  A. 栀子柏皮汤 
  B. 茵陈蒿汤 
  C.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D. 五苓散 
  E. 以上都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