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考试真题(T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考试真题(T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特点有
  A. 大多数能分解葡萄糖 
  B. 多数不分解麦芽糖 
  C. 能产酸 
  D. 能产气 
  E. 具有氧化酶和触酶 
 
2. [单选题]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A. 急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外源性感染 
  D. 内源性感染 
  E. 接触感染 
 
3. [多选题]无芽胞厌氧菌的特点有
  A. 形态特征无鉴别意义 
  B. 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 
  C. 多为正常菌群 
  D. 在肠道内数量是需氧菌的1000倍 
  E. 菌体内大多形成异染颗粒 
 
4. [多选题]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
  A. 互补作用 
  B. 加强作用 
  C. 基因重组 
  D. 表型混合 
  E. 基因突变 
 
5. [多选题]干热灭菌法包括
  A. 烧灼法 
  B. 巴氏消毒法 
  C. 烘烤法 
  D. 焚烧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 
 
6.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形态学诊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 
  B. 抗酸染色 
  C. 美兰染色 
  D. 镀银染色 
  E. 棉兰染色 
 
7. [单选题]凝胶过滤法主要用于蛋白和核酸分离,又称为分子筛层析法,其常用介质是
  A. 聚丙烯酰胺 
  B. 琼脂糖 
  C. 琼脂糖-聚丙烯酰胺 
  D. 葡聚糖 
  E. 琼脂糖-葡聚糖 
 
8. [单选题]以蚤为传播媒介的疾病是
  A. 军团病 
  B. 猩红热 
  C. 地方性斑疹伤寒 
  D. 森林脑炎 
  E. 登革热 
 
9. [单选题]表示微生物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是
  A. cm 
  B. mm 
  C. dm 
  D. μm 
  E. nm 
 
10. [单选题]感染人体后不能引起病毒血症的病毒是:
  A. 麻疹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流感病毒 
  D. 乙型脑炎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11. [单选题]肥达实验可以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 霍乱 
  B. 结核病 
  C. 军团病 
  D. 伤寒 
  E. 布鲁菌病 
 
12. [单选题]下列细菌中可用作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D.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单选题]能粘附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
  A. 荚膜 
  B. 中介体 
  C. 鞭毛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14. [多选题]乙型肝炎的预防要点是:
  A. 注意筛选供血者 
  B.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 
  C. 对高危人群注射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D. 注射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E. 对具有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15. [单选题]"里急后重"是下列哪种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
  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B. 大肠埃希菌 
  C.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D. 志贺菌 
  E. 沙门菌 
 
16. [单选题]对通过消化道感染的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裸病毒 
  B. 病毒有包膜 
  C. 可引起中枢系统感染 
  D. 可引起表面感染 
  E. 可引起病毒血症 
 
17. [单选题]决定微生物毒力的因素,不包括
  A. 微生物的表面物质 
  B. 细菌分泌的酶 
  C. 内毒素和外毒素 
  D. 进入机体的微生物数量 
  E. 微生物繁殖对宿主的危害 
 
18. [单选题]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标本运输时应特别注意
  A.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B. 应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 
  C. 在送检过程中,对标本要进行保温 
  D.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 标本要冷藏运送 
 
19. [多选题]大肠菌群的检验步骤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A. 检样稀释 
  B. 前增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分离培养 
  E. 证实试验 
 
20. [单选题]在TSI中产生H2S,而在醋酸铅培养基中H2S为阴性的是
  A.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B. 蜡样芽孢杆菌 
  C. 阴道加特纳菌 
  D. 炭疽芽孢杆菌 
  E. 红斑丹毒丝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