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专业2024在线测试题库(V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毒素致病菌的是( )。
  A. 霍乱弧菌 
  B. 破伤风杆菌 
  C. 炭疽杆菌 
  D. 葡萄球菌 
  E. 白喉杆菌 
 
2. [单选题]与细菌黏附于黏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
  A. 菌毛 
  B. 荚膜 
  C. 中介体 
  D. 胞浆膜 
  E. 鞭毛 
 
3. [单选题]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 蚊 
  B. 鼠 
  C. 蜱 
  D. 螨 
  E. 虱 
 
4. [单选题]细菌诊断中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包括( )。
  A.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B. 在送检过程中,对脑膜炎球菌标本要进行保温 
  C. 在检验容器上要贴好标签 
  D.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在进行血清试管凝集反应时,判定反应程度分五级,判定为有滴度的反应是( )。
  A. ++++ 
  B. +++ 
  C. ++ 
  D. + 
  E. ± 
 
6. [单选题]从几种细胞混合的培养中,分离出单细胞,使之成为克隆,这类细胞培养称为( )。
  A. 原代细胞培养 
  B. 二倍体细胞培养 
  C. 传代细胞培养 
  D. 克隆培养 
  E. 悬浮培养 
 
7. [单选题]检测医疗机构污泥的蛔虫卵时,样品中加入3%的盐酸溶液保存,是为了
  A. 防腐 
  B. 去除余氯 
  C. 调节pH 
  D. 去除杂质 
  E. 防止微生物繁殖和蛔虫卵的发育 
 
8. [单选题]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没有( )。
  A. 不耐热肠毒素 
  B. 耐热肠毒素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E. 以上都没有 
 
9. [单选题]病毒蚀斑技术的主要用途是( )。
  A. 细胞增殖 
  B. 病毒纯化或病毒悬液中感染病毒含量的测定 
  C. 观察细胞病变 
  D. 病毒鉴定 
  E. 保存病毒 
 
10. [单选题]检验食品的菌落总数时,倾注时营养琼脂培养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A. (25±1)℃ 
  B. (36±1)℃ 
  C. (46±1)℃ 
  D. (50±1)℃ 
  E. (60±1)℃ 
 
11. [单选题]EB是下列哪一种化学成分?( )
  A. 聚丙烯酰胺 
  B. 溴化乙锭 
  C. 溴酚蓝 
  D. 甲基蓝 
  E. 载样缓冲液 
 
12. [单选题]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期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 )。
  A. 孕妇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 
  B. 羊水中特异性IgM抗体 
  C. 绒毛膜中特异性IgM抗体 
  D. 绒毛膜中特异性IgG抗体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最快速的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是( )。
  A. 分离培养 
  B. 直接涂片镜检 
  C. 血清学试验 
  D. 动物试验 
  E. 生化试验 
 
14. [单选题]关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错误的是( )。
  A. 吸附与侵入 
  B. 脱壳 
  C. 二分裂增殖 
  D. 病毒成分的合成及装配 
  E. 释放 
 
15. [单选题]临床上治疗军团病的常用敏感药物为( )。
  A. β内酰胺类 
  B. 氨基糖甙类 
  C. 大环内酯类 
  D. 磺胺类 
  E. 氟喹诺酮类 
 
16. [单选题]关于紫外透射仪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主要用来观察蛋白质的电泳条带 
  B. 主要用来观察DNA的电泳条带 
  C. 使用条件是暗室和紫外线 
  D. 紫外线激发溴化乙锭发出橙色荧光 
  E. 避免照射皮肤 
 
17. [单选题]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
  A. α、β溶血素 
  B. α、γ溶血素 
  C. β、γ溶血素 
  D. δ、β溶血素 
  E. α、γ溶血素 
 
18. [单选题]相差显微镜可观察( )。
  A. 染色的标本 
  B. 活体细胞增殖 
  C. 芽孢 
  D. 荚膜 
  E. 细菌鞭毛 
 
1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20. [单选题]实验室已分离的病原菌因突变丧失致病能力的,可通过( )。
  A. 高营养培养基进行修复 
  B. 增菌液多次传代复苏 
  C. 接种实验动物进行复壮 
  D. 肉汤培养液多次培养 
  E. 选择培养基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