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护理卫生正高2024考试试题冲刺练习(AJ3),更多中医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护理卫生正高2024考试试题冲刺练习(AJ3),更多中医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关于刮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刮痧时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 
  B. 颈背部从上向下,胸部从外向内刮拭 
  C.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 
  D. 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E. 刮拭时可来回刮拭 
 
2. [多选题]下列关于煮罐法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选用无裂隙的竹罐 
  B. 将罐置入药液中加热 
  C. 用镊子夹住罐口提出水面 
  D. 迅速用冷毛巾紧扪罐口 
  E. 趁热将罐扣在所拔部位 
 
3.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不可以用热熨法:( )
  A. 麻醉已清醒者 
  B. 腹部包块性质不明 
  C. 大血管处 
  D. 肩背部麻木 
  E. 孕妇腹部 
 
4. [多选题]服用驱虫药的时间宜选择在( )
  A. 早饭后 
  B. 清晨空腹 
  C. 早、中、晚各服1次 
  D. 晚饭后 
  E. 晚上睡前 
 
5. [多选题]下列关于运动康复护理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 病人在运动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患者跌仆受伤 
  B. 心痛证患者运动后,应立即进餐,以防虚脱 
  C. 心痛证患者运动后,不宜马上洗热水澡,以免诱发心悸怔忡 
  D. 运动后,护士应指导或帮助病人放松肌肉 
  E. 病人运动时间应有一定规律且应持之以恒 
 
6. [多选题]下列哪项可以用熏洗法:( )
  A. 关节疼痛 
  B. 肛旁脓肿 
  C. 眼结膜红肿 
  D. 月经期痛经 
  E. 带下过多 
 
7. [多选题]较为理想的煎药用具有:( )
  A. 砂锅 
  B. 铁锅 
  C. 不锈钢锅 
  D. 瓦罐 
  E. 陶瓷罐 
 
8. [多选题]在下列拔水罐的操作中,哪项是正确的:( )
  A. 选好竹罐 
  B. 将竹罐置于水中加热 
  C. 用镊子夹住罐口,提出水面 
  D. 甩去水液,用湿冷的毛巾紧扪罐口 
  E. 趁热将罐扣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 
 
9. [多选题]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
  A. 掌握障碍情况 
  B. 设立康复目标 
  C. 制定康复方案 
  D. 确定康复措施 
  E. 评定康复效果 
 
10. [多选题]关于针刺的注意事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病人在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B. 病人在饥饿、疲劳时针刺力度宜轻 
  C. 针刺时尽量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D. 局部皮肤有瘢痕、溃疡,针刺时应慎重 
  E.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11. [多选题]属于热熨法禁忌证的有:( )
  A. 孕妇的腹部 
  B. 关节的冷痛 
  C. 扭伤引起的腰背部不适 
  D. 腹部不明包块 
  E. 皮肤有破损处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物应溶化后再服用:( )
  A. 生石膏 
  B. 饴糖 
  C. 犀角 
  D. 鹿角胶 
  E. 鸡血藤 
 
13. [多选题]断针的原因包括下列哪项:( )
  A. 针身与针柄连接处剥蚀、断裂 
  B. 提插捻转时用力过猛 
  C. 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 
  D. 留针时,外物碰压所致 
  E. 留针时间太长 
 
14. [多选题]关于晕针的护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立即停止操作,将针全部起出 
  B. 保持原来体位,并协助病人饮一杯糖水 
  C. 晕厥者立即针刺人中、内关等穴 
  D. 精神过度紧张者针刺时应慎重 
  E. 留针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15. [多选题]关于穴位注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B. 选穴要准确,深浅要适宜 
  C. 药液应注入血管或关节腔内 
  D. 选穴宜多,且一穴可连续使用 
  E. 副作用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推药宜慢 
 
16. [多选题]气功练功的三要素包括:( )
  A. 调气 
  B. 调神 
  C. 调身 
  D. 调息 
  E. 调心 
 
17.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拔罐法的应用范围:( )
  A. 感冒 
  B. 痛经 
  C. 胃脘痛 
  D. 丹毒 
  E. 皮肤溃疡 
 
18. [多选题]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包括:( )
  A. 养生护理原则 
  B. 综合护理原则 
  C. 整体护理原则 
  D. 因时护理原则 
  E. 因人、因证、因病程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