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治疗口中甜腻、多涎,宜首选的药物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8-10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治疗口中甜腻、多涎,宜首选的药物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单选题]治疗口中甜腻、多涎,宜首选的药物是

A. 广藿香
B. 苍术
C. 厚朴
D. 草果
E. 佩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天麻与钩藤均有的功效是

A. 平肝、明目
B. 平肝、止痉
C. 平肝、降逆
D. 平肝、安神
E. 平肝、疏肝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平肝潜阳药天麻与钩藤相似功效比较。思路:注意备选答案将各药功效高度浓缩集合。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钩藤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功效,可见二者均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故选B。二者均无明目,降逆,安神,疏肝功效,故排除。


[多选题]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

A. 蒽醌
B. 黄酮
C. 多糖
D. 鞣质
E. 皂苷

正确答案 :AB

解析:本题考点是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适用范围。聚酰胺的吸附原理属于氢键吸附,系通过酰胺羰基与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氨基与羰基形成氢键缔合。吸附强弱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所含酚羟基或羰基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和蒽醌类化合物均含羰基和酚羟基,适合用聚酰胺吸附色谱分离;多糖和皂苷一般不含有羰基和酚羟基,聚酰胺对其不产生吸附,即使有这些基团,由于其在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吸附很弱。鞣质是多酚类化合物,与聚酰胺吸附很强,甚至产生“死吸附”,不宜用聚酰胺色谱分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利用聚酰胺脱除中草药提取物中的鞣质。


[多选题]可用作外用的治咽肿声哑剂有( )。

A. 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
B. 六神丸
C. 清音丸
D. 锡类散
E. 珠黄散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治咽肿声哑剂--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六神丸、锡类散、珠黄散的用法用量"。(1)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的用法用量:散剂: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一次适量,一日数次;重症者兼服,一次1~2g,一日3次。胶囊剂: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一日数次。含片:一次2片,一日5次,5~7天为一个疗程。(2)六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一岁一次服1粒,二岁一次服2粒,三岁一次服3~4粒,四岁至八岁一次服5~6粒,九岁至十岁一次服8~9粒,成人一次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以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湿,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3)清音丸的用法用量:口服。温开水送服或噙化。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4)锡类散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敷患处,一日1~2次。(5)珠黄散的用法用量:取药少许吹患处,一日2~3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E。


[单选题]治疗风寒感冒表虚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九味羌活丸
B. 表实感冒颗粒
C. 连花清瘟胶囊
D. 桂枝合剂
E. 羚羊感冒胶囊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组题考查内科解表剂中成药的主治。九味羌活丸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表实感冒颗粒适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桂枝合剂适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羚羊感冒胶囊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单选题]可以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屈伸不利,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是

A. 天麻丸
B. 尪痹颗粒
C. 活血止痛散
D. 壮腰健肾丸
E. 云南白药

正确答案 :B

解析:B本题考查内科常用中成药的主治。天麻丸主治风湿痹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尪痹颗粒主治肝肾不足、风湿痹阻所致的尪痹,症见肌肉、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畏寒乏力;类风湿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活血止痛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壮腰健肾丸主治肾亏腰痛,风湿骨痛,症见膝软无力、小便频数;云南白药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l01y3o.html
  • 下一篇:既能燥湿行气,又可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白豆蔻具有止呕的作用,善于治疗的病证是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咽喉不利 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 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在商品上标明经营者的联系电话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在商品上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