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肾"指的是
A. 肾阳虚
B. 肾阴虚
C. 肾气虚
D. 肾不藏精
E. 肾不主水
2. [单选题]肝俞穴的定位在
A. 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B. 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C. 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D. 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寸
E. 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寸
3. [单选题]问诊的内容不包括
A. 主诉
B. 一般项目
C. 工作环境
D. 性生活情况
E. 学历情况
4.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E. 气化失常
5. [单选题]针灸治疗胎位不正的主穴是
A. 足三里
B. 三阴交
C. 至阴
D. 肝俞
E. 肾俞
6.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出现血尿的疾病是
A. 肾脏的先天畸形
B. 免疫系统疾病
C. 红斑狼疮
D. 糖尿病
E. 肾小球肾炎
7.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
A. 病机
B. 病因
C. 阴阳
D. 根本
E. 本质
8.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少火会( )
A. 食气
B. 生气
C. 阳气虚
D. 阴气虚
E. 津液伤
9. [单选题]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桂枝
B. 芍药
C. 干姜
D. 桔梗
E. 陈皮
10.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A. 敛气护正
B. 敛肺止咳
C. 涩肠止泻
D. 敛阴止渴
E. 利咽开音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B
解析:肝俞 肝之背俞穴
定位 第9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 ①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②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③癫狂痫;④脊背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3.正确答案 :E
解析:问诊的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3.现病史: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起病情况:包括病因或诱因。
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和加剧的因素等,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
一般情况
4.既往史
5.个人史
包括出生地及居住地区,职业和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等。
6.婚姻史
婚姻史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7.月经史及生育史
记录格式如下:
8.家族史
4.正确答案 :D
解析:膀胱不藏
5.正确答案 :C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整胎位。以足太阳经井穴为主。
主穴 至阴
6.正确答案 :E
7.正确答案 :C
解析:"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与后世的"治病求本"不同。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B
解析:真武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心肾阳虚而不能化水,水气内盛而泛溢于外,以此而演变为阳虚水泛病理病证。治当温阳利水。 方中附子温壮肾阳,使水有所主,化气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并能生化气血,滋养心肾。生姜宣散,助附子温阳,是于主水之中以散水。茯苓淡渗,助白术健脾,是于制水之中以利水。芍药既能敛阴和营,又能利水气,并能引阳药入阴,更能制约附子温燥之性,达到温阳利水而不伤阴津。
若咳嗽者,寒气上逆于肺,加干姜、细辛,以散肺寒,加五味子,以敛肺气;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下利甚者,寒气下渍于肠,去芍药之阴寒,加干姜,以温里散寒;若呕者,寒气上逆于胃,重用生姜,以温胃降逆散水,至于是否去附子,当因病变证机而取舍
10.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郁闭心窍所致。治当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l04m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