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副高)2024专项练习考试试题(Q2),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关于幼儿期饮食调养的论述中,不恰当的是
  A. 以谷类为主食 
  B. 吃菜以荤食为主 
  C. 每天可饮适量牛奶、豆浆 
  D. 餐次以4次为宜 
  E. 食物品种宜多样化 
 
2. [单选题]太阳阳明证的主方是
  A. 大承气汤 
  B. 调胃承气汤 
  C. 白虎汤 
  D. 麻子仁丸 
  E. 小承气汤 
 
3.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预防措施(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传 
  C. 有病早治 
  D. 节制房室 
  E. 调适居食 
 
4. [单选题]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共有的表现是
  A. 汗出而渴 
  B. 脉浮,小便不利 
  C. 水入即吐 
  D. 心烦不得眠 
  E. 咳而呕渴 
 
5. [多选题]泻心汤主治( )
  A. 吐血 
  B. 便血 
  C. 衄血 
  D. 咯血 
  E. 崩漏下血 
 
6. [单选题]患儿,11岁。浮肿6天。症见眼睑浮肿,小便短赤,下肢疮毒。查体:血压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实验室检查:镜下血尿,血清补体C3明显下降。诊断为急性肾炎,其证型是
  A. 风水相搏 
  B. 湿热内侵 
  C. 变证水气上凌心肺 
  D. 变证邪陷厥阴 
  E. 变证水毒内闭 
 
7. [单选题]患儿,2岁。起病2天,鼻塞流清涕,喷嚏时作,咳嗽频频,咳声较重,咽部轻度充血,舌质正常,舌苔薄白,指纹浮红。其证候是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咳嗽 
  D. 气虚咳嗽 
  E. 阴虚咳嗽 
 
8. [多选题]小儿乳蛾的常见病因有
  A. 风热犯咽 
  B. 肺脾气虚 
  C. 肺胃热炽 
  D. 肺肾阴亏 
  E. 情志不调 
 
9. [单选题]久泻之后脾肾大虚,无根之火上炎所致的口疮,治疗时用于引火归原的是
  A. 牛膝 
  B. 人参 
  C. 肉桂 
  D. 熟地 
  E. 吴茱萸 
 
10. [单选题]蛲虫病的主要特征是
  A. 阵发性腹痛 
  B. 夜寐齿 
  C. 夜间肛门奇痒 
  D. 腹部有移动包块 
  E. 食欲异常 
 
11. [单选题]患儿男性,5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皮肤潮红,红色皮疹隐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方剂是
  A. 宣毒发表汤 
  B. 解肌透痧汤 
  C. 凉营清气汤 
  D. 竹叶石膏汤 
  E. 透疹凉解汤 
 
12. [单选题]适用小儿擦浴和淋浴的时间,分别为
  A. 3~4个月,>2岁 
  B. 5~6个月,>3岁 
  C. 7~8个月,>3岁 
  D. 9~10个月,>4岁 
  E. 11~12个月,>4岁 
 
13. [多选题]阳明病的主要成因是( )
  A. 他经传来 
  B. 本经自发 
  C. 体质虚弱 
  D. 过早发汗 
  E. 过早攻下 
 
14. [单选题]急惊风四症是∶
  A. 风、火、积、热 
  B. 风、痰、惊、热 
  C. 痰、积、惊、滞 
  D. 惊、热、痰、火 
  E. 痰、火、惊、滞 
 
15. [单选题]《温病条辨》指出:温病燥热,治疗不可
  A. 纯用清热 
  B. 纯用攻下 
  C. 纯用苦寒 
  D. 纯用解表 
  E. 纯用养阴 
 
16. [多选题]急性肾炎的休息措施,下列哪项是恰当的
  A. 起病2~3周内均应卧床休息 
  B. 当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方可下床活动或到户外散步 
  C. 血沉正常时可恢复上学,应避免剧烈运动 
  D. 尿液Addis计数正常才能正常活动 
  E. 以上都不是 
 
17. [多选题]下述哪些不符合单纯性肾病
  A. 肾功能障碍 
  B. 血尿 
  C. 高血压 
  D. 大量蛋白尿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舌象变化不可能是生理现象
  A. 儿童舌质偏淡 
  B. 女性月经期舌质偏红 
  C. 老年人舌质偏暗 
  D. 冬季舌面偏润 
  E. 小儿出现吐弄舌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实证腹满的特点( )
  A. 腹皮绷急 
  B. 腹满时减,复如故 
  C. 腹满减不足言 
  D. 腹满呈持续性 
  E. 腹满拒按 
 
20. [单选题]"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
  A. 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证 
  B. 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侯 
  C. 小柴胡汤或然证中的一证 
  D. 往来寒热一证 
  E. 必见往来寒热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