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相关专业在线题库(Q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中常可见:
A. Howell-Jolly小体
B. 棒状小体
C. 球形包涵体
D. 卡-波环
E. 中毒颗粒
2. [多选题]造血干细胞疾病包括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骨髓增殖性疾病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多选题]机械因素引起的溶血形式包括
A. 创伤性肺源性贫血
B. 创伤性心源性贫血
C.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D.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E. 创伤性肾源性贫血
4. [多选题]类白血病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 )。
A. 严重的感染、中毒
B. 恶性肿瘤
C. 急性大出血
D. 急性溶血
E. 过敏性休克
5. [多选题]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正常骨髓
6. [多选题]下列关于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分子遗传学表现,染色体异位克隆与所产生的嵌合蛋白相吻合的是( )。
A. t(15;17)(q22;q11-12)与PML-RAR2
B. t(8;21)(q22;q22)与AML1-ETO
C. t(8;21)(q22;q22)与AMLl-CBFB
D. t(9;22)(q34;q11)与PML-RAR2
E. t(9;22)(q34;q11)与BCR/ABL
7. [多选题]可存在于血清中的凝血因子包括( )。
A. Ⅰ
B. Ⅱ
C. Ⅴ
D. Ⅶ
E. Ⅷ
8. [多选题]关于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有特殊的酸痛感
B. 骨髓液抽取量应<0.2ml
C. 骨髓液抽取量应>0.2ml
D. 骨髓抽出液中含较少的骨髓小粒,油滴
E. 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
9. [多选题]以下疾病中,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升高的是( )。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未经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0. [多选题]关于凝血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凝剂枸橼酸钠的浓度为0.109mol/L
B. 采血量应尽量控制在刻度线±10%以内
C. 真空采集管的头盖颜色是蓝色
D. 多管采血时必须放在第一管
E. 标本在室温中可以稳定8小时
11. [多选题]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
B. 骨髓象显示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
C. 血象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小于10%
D. 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细胞
E.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考虑进入加速期
12. [多选题]凝血酶的作用是
A. 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B. 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C. 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D. 降解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E. 激活因子Ⅴ和Ⅷ
13. [多选题]R-S细胞的特点是
A. 大小不一
B. 胞浆嗜双色性
C. 约20~60cm
D. 形态极不规则
E. 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
14. [多选题]使血液粘度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A. 血浆粘度增加
B. RBC比积减少
C. RBC比积增加
D. RBC形变性降低
E. 温度升高
15. [多选题]PT长短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血小板数量
B. 血小板功能
C. 毛细血管结构及功能
D. 血循环中抗凝物质
E. 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
16. [多选题]VLDL合成旺盛可能会导致出现
A.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B.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C.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D.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E.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17. [多选题]严重肝脏疾病时,可出现
A. 厌食
B. 骨折
C. 关节畸形
D. 出血
E. 复杂的止血功能紊乱
18. [多选题]骨髓活检反映
A. 骨髓造血组织的增生程度
B. 骨髓造血组织的形态变化
C. 骨髓造血组织的数量
D. 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
E. 骨髓造血组织的细胞成分
19. [多选题]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
A. 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
B. 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
C. 失血性贫血
D.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 大细胞性贫血
20. [多选题]关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叙述正确的是
A. 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
B. 是某一系或多系分化相对成熟的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至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的统称
C. 是多系分化相对成熟的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至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的统称
D. 本组疾病之间可以转化
E.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