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儿童保健医学职称副高全真在线题库(U9),更多儿童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百白破混合疫苗初次免疫时需
A. 注射1次
B. 每周1次,注射3次
C. 每周1次,注射2次
D. 每月1次,注射2次
E. 每月1次,注射3次
2. [单选题]急性肾炎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处理,开始阶段的重点治疗是( )
A. 腹膜透析
B. 注射强有力的利尿剂
C. 静脉滴注葡萄糖、胰岛素
D.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 中药保留灌肠促进尿素氮排泄
3.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因全身水肿、肉眼血尿1周入院。入院前1个月曾患猩红热。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红细胞沉降率42mm/h,C330mg/dL入院后给青霉素、无盐饮食,2周后水肿消退,但尿蛋白(++~+++),红细胞20~30/HP,血胆固醇10.5mmol/L,血清白蛋白25g/L,补体C350mg/dL(50~100mg/d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进性肾炎
B. 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
C. 肾炎性肾病
D. 普通型急性肾炎
E. 狼疮性肾炎
4. [单选题]女,10岁,腹泻1天,日6~7次,水样便,无明里急后重,粪便镜检白细胞0~2/HP,涂片见革兰阴性且弯曲排列成流星状细菌,悬滴法动力强。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 细菌性痢疾
B. 急性肠炎
C. 霍乱
D. 阿米巴痢疾
E. 细菌性食物中毒
5. [单选题]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扩容阶段的治疗哪项不恰当
A. 液体种类为2∶1等张含钠液
B. 有重度酸中毒时可用1.4%碳酸氢钠扩容
C. 液体量20ml/kg
D. 同时补钾,浓度不超过0.3%
E. 输液速度为30~60分钟内静脉快速滴注
6. [单选题]口服补液盐的适应证不包括
A. 腹泻伴轻度脱水
B. 腹泻伴重度脱水
C. 腹泻伴中度脱水
D. 腹泻补充生理需要
E. 腹泻预防脱水
7. [单选题]"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
A. 邪气亢盛
B. 正气旺盛
C. 气血瘀滞
D. 水液蓄积
E. 痰浊壅滞
8.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生后2天,因黄疸1天而入院,皮肤重度黄染,心肺腹脐无异常。母亲血型为“O”型,子为“A”型,血红蛋白135g/L,网织红细胞7.8%。该病发病机制可能为
A. 同族免疫性溶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
C. 异常血红蛋白
D. 红细胞膜缺陷
E. 红细胞酶缺陷
9. [单选题]人工喂养时,下列哪-点是不恰当的
A. 按小儿年龄及生理特点调制乳品量和浓度
B. 每次喂哺应煮沸消毒食具
C. 每日喂哺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与母乳喂哺相近
D. 喂哺完毕后应竖抱并轻拍后背
E. 3个月以下婴儿可用豆类代乳品
10. [单选题]男婴,胎龄37+1周,出生体重2.25kg,故系足月小于胎龄儿。下列各种病理情况中,哪种很少发生
A. 红细胞增多症
B. 低血糖
C. 低血钙
D. 肺透明膜病
E. 高胆红素血症
11. [单选题]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12. [多选题]婴儿在1岁以内需要完成的计划免疫有
A. 卡介苗
B. 乙肝疫苗
C. 百白破混合制剂
D. 麻疹疫苗
E.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13. [单选题]关于动脉导管未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水冲脉
B. 胸骨左缘上方连续性杂音
C. 主动脉弓正常或较小
D. 阻力性高血压出现差异性发绀
E. 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14. [单选题]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指广播、电视、报纸和
A. 杂志
B. 小说
C. 小册子
D. 剧院
E. 书店
15. [单选题]将牛奶稀释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钙、磷比例
B. 降低脂肪的浓度
C. 降低酪蛋白的浓度
D. 调整热量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主动免疫制剂
A. 乙型脑炎疫苗
B. 破伤风类毒素
C. 丙种球蛋白
D. 狂犬疫苗
E. 卡介苗
17. [单选题]黏多糖病酶活性测定的样本为
A. 肝细胞
B. 骨骼
C. 尿液
D. 脑脊液
E. 血细胞、血清或成纤维细胞
18. [单选题]急性肾炎患者哪种肾小球细胞增生最显著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 肾小球血管间质细胞
C. 肾小球足细胞
D.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E.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
19. [单选题]男孩,8个月。出生5个月出现点头、弯腰发作,有时伴喊叫,每日数十次,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脑电图示高峰节律紊乱,诊断为婴儿痉挛症。不选用的抗癫痫药物是
A. 丙戊酸钠
B. 氯硝西泮
C. ACTH
D. 托吡酯
E. 卡马西平
20. [单选题]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 传染源、传播办法、易感人群
D. 传染办法、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