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骨伤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R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01   [手机版]    

中医骨伤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R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骨伤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R3),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宜用

A. 黄芩汤
B. 调胃承气汤
C. 栀子豉汤
D. 小柴胡汤
E. 大柴胡汤


2. [单选题]历节病内因肝肾不足的脉象为

A. 沉弱
B. 沉细
C. 微弱
D. 沉微
E. 沉紧


3.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

A. 鸡鸣
B. 平旦
C. 日中
D. 日西
E. 合夜


4. [多选题]Salter-HarrisⅠ型骨骺损伤的特点:

A. 单纯的骨骺分离
B. 骨折线不累及骺板的生发层
C. 常由剪力和牵拉致伤
D. 主要见于年幼儿童
E. 预后良好


5.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 血弱气弱,腠理开
B. 藏府相连,邪高痛下
C.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D.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E.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


6. [多选题]骨密度增高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A. 骨质增生硬化
B. 骨压缩
C. 死骨形成
D. 骨内矿物质沉积
E. 佝偻病


7. [单选题]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其病机属

A. 肝气郁结
B. 瘀血内阻
C. 肝经气血郁滞
D. 水停胸胁
E. 饮阻胸膈


8. [多选题]与水湿痰饮的形成相关的脏腑是:

A. 肺
B. 膀胱
C. 三焦
D. 脾
E. 肾


9. [多选题]暑温瘥后,痰瘀滞络证,可见( )

A. 痴呆
B. 失语
C. 耳聋
D. 角弓反张
E. 手足拘挛


10. [多选题]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特点,正确的是:

A. 解剖复位
B. 充分发挥关节模造作用
C. 整复容易
D. 固定困难
E. 不涉及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按骨端骨折处理


11.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12. [多选题]《温病条辨》中用青蒿鳖甲汤治疗的病症主要表现有( )

A. 高热
B. 夜热早凉
C. 神昏
D. 热退无汗
E. 抽搐


13. [单选题]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

A. 调胃承气汤
B. 导赤承气汤
C. 桃仁承气汤
D. 宣白承气汤
E. 增液承气汤


14. [多选题]腕管综合征临床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有( )

A. 旋颈诱发试验
B. 压头试验
C. 神经根牵拉试验
D. 叩击试验
E. 屈腕试验


15. [多选题] 肋骨骨折的病因有

A.  直接暴力
B.  间接暴力
C.  胸部肌肉急剧而强烈的收缩
D.  持续性劳损
E.  筋肉牵拉


16. [多选题]仲景《中风历节病篇》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有( )

A. 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B. 阴血不足,外受风邪
C. 阳虚失温,寒邪直中
D. 气虚饮酒,汗出当风
E. 房劳伤肾,肾虚水泛


17. [多选题]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和类型,通常需拍摄

A. 正位片
B. 斜位片
C. 侧位片
D. 轴位片
E. 切线位片


18. [多选题]属于颈部劳损性改变的是

A. 颈椎骨质增生
B. 脊髓受压
C. 椎间孔变窄
D. 项颈韧带钙化
E. 颈椎间盘退化


19. [单选题]张仲景治黄疸用了下列哪种治法

A. 汗下清
B.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C. 汗下和清消补
D. 汗下和温清消补
E. 汗下吐消


20. [单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不是正治法的是

A. 寒者热之
B. 虚者补之
C. 甚者从之
D. 客者除之
E. 实则泻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l9epll.html
  • 下一篇:中医骨伤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易错易混在线题库(R4) 调胃承气汤证的主症是( )慢性骨髓炎并发症包括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有《温病条辨》中用青蒿鳖甲汤治疗的病症主要表现有(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下列汤证中可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