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正高)专业在线题库(Y4),更多理化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正高)专业在线题库(Y4),更多理化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影响比色法测定水样pH的因素是
  A. 浑浊度 
  B. 颜色 
  C. 游离氯 
  D. 氧化性 
  E. 还原性 
 
2. [多选题]在550℃±5℃时,下述物质中,属于挥发性物质的是
  A. 有机物质 
  B. 碳酸盐 
  C. 铵盐 
  D. 硫酸盐 
  E. 结合态水 
 
3. [多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汞的分析方法有
  A. 比色法 
  B. 冷原子吸收法 
  C. 原子荧光法 
  D. 原子吸收法 
  E. 薄层色谱法 
 
4. [多选题]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 终点分析法  
  B. 连续监测法  
  C. 比浊测定法 
  D. 反射光度法 
  E. 原子吸收法 
 
5. [多选题]食品掺伪极为复杂,通常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下列属于食品掺伪的行为是
  A. 牛乳掺水、米汤或豆浆 
  B. 酱油中加入NaFeEDTA 
  C. 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 
  D. 用盐酸水解植物蛋白生产酿造酱油 
  E. 面粉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苯甲酰 
 
6. [多选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的参数改变是
  A. 柱长缩短 
  B. 固定相改变 
  C. 流动相流速增加 
  D. 相比减少 
  E. 柱温改变 
 
7. [多选题]芯片电泳系统大体包括
  A. 芯片 
  B. 分析仪,由产生电场力的装置和信号的检测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 
  C. 实现芯片功能化方法和材料的试剂盒 
  D. 点样仪 
  E. 荧光扫描仪 
 
8. [多选题]液体吸收法对吸收液的要求有
  A. 没有颜色 
  B. 挥发性小 
  C. 对被采集物有很大溶解度但不和它反应 
  D. 对被采集物溶解度大或反应速度快 
  E. 采样过程必须产生泡沫 
 
9. [多选题]质谱仪常用的离子源有
  A. 电子电离源 
  B. 化学电离源 
  C. 电喷雾源 
  D. 快原子轰击源 
  E. 激光解吸源 
 
10. [多选题]硫酸-硝酸消化食品样品过程中,要维持定量的硝酸是
  A. 使样品灰化 
  B. 缩短消化时间 
  C. 避免发生炭化还原金属 
  D. 除去干扰杂质 
  E. 为了消化完全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SI单位 ( )
  A. Osm 
  B. Katal 
  C. mg/dl 
  D. mmol/L 
  E. g/L 
 
12. [多选题]环境空气样品与水质、食品等样品的不同之处是
  A. 样品流动性大 
  B. 浓度不均匀 
  C. 不同时间浓度不同 
  D. 浓度很低 
  E. 浓度很高 
 
13. [多选题]在分光光度法中,影响显色的因素有
  A. 显色剂的浓度 
  B. 显色溶液的酸度 
  C. 显色温度 
  D. 显色时间 
  E. 显色溶液的体积 
 
14. [多选题]人体内的铁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
  A. 血红蛋白 
  B. 肌红蛋白 
  C. 铁蛋白 
  D. 血铁黄蛋白 
  E. 细胞色素 
 
15. [多选题]减压干燥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哪些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A. 高温易氧化分解 
  B. 挥发快 
  C. 挥发慢 
  D. 含水多 
  E. 含水较少 
 
16. [多选题]火焰光度法的特点有
  A. 是一种吸收光谱分析法 
  B. 被推荐为血清(浆)钠、钾测定的参考方法 
  C. 所使用的丙烷等燃气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 
  D. 具有“电解质排斥效应” 
  E. 精密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水溶性维生素
  A. 硫胺素 
  B. 核黄素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K 
 
18. [多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包括
  A. 光源 
  B. 原子化器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E. 光激发系统 
 
19. [多选题]在滤膜-相差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空气中石棉纤维方法中,计数的纤维应符合
  A. 长度>5μm 
  B. 长度>10μm 
  C. 宽度<3μm 
  D. 宽度<1μm 
  E. 长度与宽度之比>3∶1 
 
20. [多选题]原子吸收光谱火焰原子化器常用燃烧气体是
  A. 乙炔-空气 
  B. 乙炔-氧化亚氮 
  C. 氢-空气 
  D. 氢-氧 
  E. 丁烷-氧化亚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