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医学职称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W6),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医学职称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W6),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骨折中属不稳定骨折的是( )
  A. 斜形骨折 
  B. 螺旋形骨折 
  C. 粉碎骨折 
  D. 青枝骨折 
  E. 裂缝骨折 
 
2. [多选题]建筑工人由高空跌落,容易发生
  A. 脊柱骨折 
  B. 前臂骨折 
  C. 下肢骨折 
  D. 骨盆骨折 
  E. 肱骨外科颈骨折 
 
3. [多选题]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A. 臀腿痛 
  B. 劳累后加剧 
  C. 严重者跛行 
  D. 梨状肌部位可触及条索状隆起 
  E. 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 
 
4. [多选题]治疗小便不利的方剂有( )
  A. 五苓散 
  B. 猪苓汤 
  C. 栝楼瞿麦丸 
  D. 蒲灰散 
  E. 滑石白鱼散 
 
5. [单选题]大头瘟的病机是
  A. 湿热中阻脾胃 
  B. 热毒内逼营血 
  C. 热毒盛于阳明 
  D. 邪在肺卫 
  E. 邪在上焦 
 
6. [多选题]流痰患者局部有寒性脓疡,皮色微红,按之应指,全身伴有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内治方可用
  A. 托里消毒散 
  B. 左归丸 
  C. 芩部丹 
  D. 六味地黄丸 
  E. 香贝养荣汤 
 
7. [单选题]葶苈大枣泻肺汤不可用于下面证候中的
  A. 肺痈初期,兼有表证者 
  B. 肺痈初期,脓已成,肺壅特甚,形气俱实者 
  C. 支饮不得息者 
  D. 肺痈初期,脓未成,肺壅特甚,形气俱实者 
  E. 肺痿吐涎沫者 
 
8. [多选题]在《灵枢·本神》所述五脏虚实病证中,导致"五脏不安"的脏器有( )
  A. 心 
  B. 肺 
  C. 肾 
  D. 脾 
  E. 肝 
 
9. [多选题]脊柱石膏功能位固定的范围是
  A. T4以上 
  B. 包括双上肢 
  C. 包括骨盆 
  D. 包括头颈部 
  E. 包括两侧大腿 
 
10. [单选题]《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经文中"一"是指
  A. 一致 
  B. 离合 
  C. 一阴一阳 
  D. 一元 
  E. 气 
 
11. [多选题]腕管中通过的神经、肌腱有
  A. 桡神经 
  B. 尺神经 
  C. 正中神经 
  D. 拇长屈肌腱 
  E. 食、中、环、小指的指屈深、指屈浅肌腱 
 
12. [多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有
  A. 大蓟 
  B. 赤芍 
  C. 白茅根 
  D. 地榆 
  E. 茜草 
 
13.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围动,振振欲擗地者"主之以
  A.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B. 苓桂术甘汤 
  C. 附子汤 
  D. 茯苓甘草汤 
  E. 真武汤 
 
14. [单选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言"太阳主外"的"外"是指
  A. 卫气 
  B. 胃气 
  C. 外邪 
  D. 肌表 
  E. 阳气 
 
15. [多选题]脊髓实质性破坏,多可表现为:
  A. 脊髓实质的横贯伤 
  B. 脊髓实质的部分性损伤 
  C. 脊髓外观完整 
  D. 脊髓连续性中断 
  E.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 
 
16. [多选题]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并发下列哪些疾患
  A. 创伤性关节炎 
  B. 褥疮 
  C. 骨化性肌炎 
  D. 坠积性肺炎 
  E. 尿路感染及结石 
 
17. [单选题]《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哪一项
  A. 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 暴上气而喘 
  C. 嗌干善噫 
  D. 时发飧泄 
  E. 厥气上则恐 
 
18. [多选题]桃仁可用于
  A. 肺痈、肠痈 
  B. 血瘀腹痛、癓瘕积聚 
  C. 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D.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E. 皮肤痒疹 
 
19. [多选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A.  纤维环破裂 
  B.  髓核突出 
  C.  髓核退行性变 
  D.  脊神经根受压 
  E.  椎体压缩 
 
20. [多选题]腰部扭挫伤理筋手法的作用是( )
  A. 散瘀血 
  B. 解肌肉痉挛 
  C. 减轻疼痛 
  D. 祛风散寒 
  E. 温通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