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魏氏法测定血沉使用的抗凝剂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魏氏法测定血沉使用的抗凝剂是
A. 3.8%枸橼酸纳
B. 109mmol/L枸橼酸纳
C. 肝素
D. 双草酸盐
E. EDTA-K
[单选题]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A. 收缩
B. 释放
C. 聚集
D. 促凝
E. 黏附
正确答案 :E
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附。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单选题]关于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 血管血栓反复发作(以静脉血栓为主)
B. 多发生45岁以下
C. 由单一或多项缺陷引起的
D. 自发或诱发,难以治愈
E. 有家族史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一致性声明(草案)中提出可建立分析质量技术要求的层次模型不包括
A. 未发表的专业性推荐文件
B. 评价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C. 性能目标的确定机构
D. 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目标
E. 评价在一般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决定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解析:IFCC/IUPAC/WHO三机构于1999年4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建立全球检验医学质量技术要求的策略会议”上提出了“一致性声明(草案)”,其中提出可应用下列层次模型来建立分析质量技术要求。(1)评价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2)评价在一般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决定的影响:①基于生物变异分量的数据;②基于临床医师观点分析的数据。(3)已发表的专业性推荐文件:①来源于国家和国际专业团体;②来源于地区性或个别的专家。(4)性能目标由以下机构确定:①政府机构;②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的组织者。(5)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目标:①由室间质评或能力验证计划数据证实;②当前关于方法学的发表文章。
[单选题]检验报告可以不包括的基本信息是
A. 患者的惟一标识
B. 检验当日的质控结果
C. 清楚、明确的检验标识
D. 检验项目及结果
E. 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及申请日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基本信息:(1)清楚、明确的检验标识。(2)发布报告实验室的名称,最好有实验室的联系方式(如地址、电话等)。(3)患者的惟一标识(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病历号;如是住院患者还应注明所在病区、病房及病床号;必要时注明民族)。(4)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及申请日期。委托实验室发出的报告还应有申请实验室提供的其他惟一性标识和申请者地址。(5)原始样品采集的日期和时间;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品的时间。(6)原始样品的来源或原始样品的类型。(7)检验项目及结果,(有时还包括测量方法);并且应该以SI单位或可以溯源至SI单位的单位报告的结果;检验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8)参考区间(生物参考区间);异常结果(高于或低于参考区间的结果)的提示。(9)报告者及结果审核者的签名。(10)报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11)其他注解(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始样品的质或量)。(12)需要时对结果进行解释。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应有必要的描述及有“印象”、“初步诊断”或“诊断”意见。(13)检验结果如有修正,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14)其他。如需要,检验报告单上可注明“本检验结果仅对此检验标本负责”字样。
[多选题]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 )。
A. RPI为3.0,是诊断溶血的可靠依据
B. 如患者RPI为0.1,说明有效红细胞生成旺盛
C. RPI上升与贫血程度不一致或仅升高<2倍,表明红细胞增生不足
D. RPI升高3~7倍表明红细胞增生正常
E. 溶血性贫血时RPI明显降低
正确答案 :ACD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溶血性黄疸的特征
A. 涂片中可见球形红细胞
B. 红细胞脆性改变
C. 凡登白间接反应阳性
D. 皮肤瘙痒
E. 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增加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可诱发血栓形成的是
A. PA释放障碍
B. HC-Ⅱ缺乏
C. 高血脂
D. FⅦ激活
E. AT增多
正确答案 :ABCD
[单选题]某患者TT为26s/18s,见于
A. FⅦ缺乏
B. FⅪ缺乏
C. 血小板减少症
D. 血友病A
E. 肝素治疗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临床上,高脂血症可简单分为
A.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 高甘油三酯血症
C.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D. 混合型高脂血症
E. 高胆固醇血症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考查高脂血症的分型,从临床上,可将高脂血症简单分为四类: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②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③高甘油三酯血症;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