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A. 肺炭疽 
  B. 登革热 
  C. 乙型肝炎 
  D. 霍乱 
  E. 艾滋病 
 
                                                                2. [单选题]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容易引起
                                                                                                
                                  A. 菌血症 
  B. 脑脓肿 
  C. 全身感染 
  D. 急性蜂窝织炎 
  E. 颅内感染 
 
                                                                3. [单选题]各种注射法中针头与皮肤的角度错误的是
                                                                                                
                                  A. 股静脉注射:90° 
  B. 肌内:90° 
  C. 皮下:20° 
  D. 皮内:5° 
  E. 静脉:15°~30° 
 
                                                                4. [单选题]为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部位应
                                                                                                
                                  A. 胸骨中下1/4交界处,两乳头中间 
  B. 胸骨中下2/5交界处,两乳头中间 
  C. 胸骨中上1/3交界处,两乳头中间 
  D. 胸骨中下1/5交界处,两乳头中间 
  E. 胸骨下1/2处,两乳头中间 
 
                                                                5. [单选题]应用异烟肼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小儿是
                                                                                                
                                  A. 需长期使用肾上皮质激素者 
  B. 3岁以下小儿未种过卡介苗者 
  C. PPD试验最近由阴性转阳性者 
  D. 家庭中曾有肺结核患者 
  E. 麻疹患儿 
 
                                                                
                                                               1.正确答案 :A
        解析: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正确答案 :E
        解析:面部危险三角区是指从鼻梁的根部到两口角各画一条线,两口角也划一条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其所以称为危险三角区,是因为在本区域如出现感染后,细菌可随血液波及面部各个部位,也可扩散入颅,形成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因为这个区域的静脉缺少瓣膜,可使血液上下流通,而且面部的血管又非常丰富,血管的分支很多,围绕在鼻、口周围。另外面部的主要静脉又与颅内的密集血管区一海绵窦相通,所以危险三角区一旦出现感染,则很快会波及面部、眼睑等处,甚则形成颅内疾患,殃及生命。因此,保护三角区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患有痤疮、疖子等时,切忌用手去挤捏,轻则待其自愈,重则去医院就诊。另外,不要养成挖鼻孔、拔鼻毛的不良习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3.正确答案 :C
        解析:皮内注射法(ID)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皮下注射法(H)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肌内注射法(IM/im)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角,迅速刺入肌肉内,深度约为针梗的2/3。静脉注射法(IV/iv)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股静脉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抽动活塞,见暗红色血液,则提示针头已达股静脉。
 
                                                                            4.正确答案 :E
        
                                                                            5.正确答案 :C
        解析:结核病的预防性化疗的适应证:①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A错误);②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错误);③结核菌素试验最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B正确);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⑤结核菌素试险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D错误);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E错误)。故本题应选B。解题关键:化学预防可达到三种效果:预防儿童活动性结核病;预防青春期结核病复燃;预防肺外结核病发生。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ldxe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