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强化在线题库(AI1),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结核分枝杆菌
A. 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菌
B. 引起的肺部感染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C. 产生侵袭性酶
D. 可通过受损皮肤侵入机体,引发结核病
E. 在体外很难大量繁殖
2. [多选题]关于肺炎链球菌,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正常菌群
B. 致病性强
C. 能形成荚膜
D. 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
E. 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
3. [多选题]关于质量目标,叙述错误的是
A. 质量目标要定期测量
B. 质量目标服从于质量方针
C. 部分质量目标可以不量化
D. 所有的实验室效益要列入质量目标
E. 质量目标是实验室的一种追求或预期,可以不达到
4. [多选题]下列属于血清沉淀反应的有
A. Ascolis试验
B. Elek试验
C. Schick试验
D. O-T试验
E. Frei反应
5. [多选题]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
A. 铜绿假单胞菌
B. 葡萄球菌
C. 双歧杆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E. 破伤风梭菌
6. [多选题]持续改进是管理者永恒的目标,作为质量体系的建立,以下哪些提法是持续改进( )
A. 引进新项目,建立SOP文件
B. 旧项目新方法改进
C. 对常见错误的不断纠正
D. 对纠正措施的评审
E. 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7. [多选题]盘尾丝虫病的病原学检查可用( )
A. 淋巴结查微丝蚴
B. 尿液查微丝蚴
C. 皮肤结节查微丝蚴
D. 血液查微丝蚴
E. 眼部查微丝蚴
8. [多选题]按NCCLSEP6进行线性评价时,标本的种类可以( )
A. 混合病人血清
B. 溶血患者标本
C. 商品的质控物或校准物
D. 病人待测物的混合血清
E. 用特殊材料透析过的混合血清
9. [多选题]巧克力血平板常用于培养的细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 淋病奈瑟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嗜血杆菌
10. [多选题]下列对检验报告单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是检验信息的载体
B. 是医师用于诊断、治疗的医疗文件组成部分
C. 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工具
D.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E. 体现了检验人员劳动的成果
11. [多选题]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
A. 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 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败
C. 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 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 EQA的样品处理不当及样品本质存在质量问题
12. [多选题]关于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级和要求错误的是()
A. BSL-4为最低级别,依据标准的实验室程序可以进行开放操作。针对的微生物危害极少,对成人不会造成感染,如棒状杆菌等
B. BSL-2一般用于具有中等危险性、能引起人类不同程度感染的病原体,如沙门菌属、HBV等
C. BSL-2应具备生物安全柜和密封的离心管,以防止泄漏和气溶胶产生
D. BSL-3用于具有明显危害的、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伯氏立克次体等
E. BSL-1用于能引起人类致死性感染、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或者目前尚无疫苗等有效治疗方法的病原微生物,如出血热病毒等
13. [多选题]在血涂片上可能查见( )
A. 疟原虫
B. 微丝蚴
C. 弓形虫
D. 隐孢子虫
E. 血吸虫
14. [多选题]结膜吸吮线虫的治疗方法有( )
A. 用1%地卡因或2%普鲁卡因滴眼后,用镊子取出虫体
B. 若虫体寄生在前房可行角膜缘切开取虫术
C. 虫体较多者,常须经过多次治疗
D. 口服甲苯咪唑
E. 行眼球摘除术
15. [多选题]吸虫患者可发生哪几型变态反应( )
A. 速发型
B. 细胞毒型
C. 免疫复合物型
D. 迟发型
E. 都可以
16. [多选题]腹泻时疾病与粪便性质组合正确的是
A. 菌痢-便意可达十数次,但量少,里急后重,黏液血便
B. 重症霍乱-腹泻量大,每日可超过5~10L,无色或淘米水样,腥臭味
C. 肠伤寒-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柏油样便
D. 病毒性腹泻-多为薄白或淡黄色淘米水样
E. 阿米巴痢疾-脓血便或果酱样便
17. [多选题]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传染源是( )
A. 病犬
B. 病猫
C. 病人
D. 病猪
E. 病兔
18. [多选题]酶免疫技术中常用的辣根过氧化酶的特点
A. 纯化方法简单
B. 是一种复合酶
C. 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为邻苯二胺、四甲基联苯胺和ABTS
D. 它是一种糖蛋白
E. 分子量约44kD
19. [多选题]能经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A. 沙眼衣原体
B. 解脲脲原体
C. 梅毒螺旋体
D. 普氏立克次体
E. 白假丝酵母菌
20. [多选题]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有
A. 高压蒸气灭菌法
B. 间歇蒸气灭菌法
C. 紫外线照射
D. 干热灭菌法
E. 巴氏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