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康复医学治疗(中级)在线题库(E6),更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站立训练操作程序的是
A. 起立床训练
B. 下肢的承重训练
C. 上肢的支撑训练
D. 平行杠外的站立训练
E. 平行杠内的站立平衡训练
2. [单选题]考虑一脑外伤患者存在单侧忽略,最适用于该症状评定的测试是
A. 辨认和挑选物品
B. 相片辨认
C. 画图测验
D. 重叠图试验
E. 图形-背景测试
3. [单选题]乳癌根治术后的康复评定,错误的是
A. 对比术侧与健侧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1周内每天测量1次,以后每周一次
B. 对比测量术侧与健侧的上臂、前臂围径,根据肢体水肿情况,每周至每月测量一次
C.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于术后1个月内每周评定1次,以后每月1次
D. 术后应早期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模式,呼吸深度、频率、呼吸道分泌物量
E. 患者常存在抑郁、焦虑情绪,需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作出适当评价
4. [单选题]脑出血辅助检查不包括
A. 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
B. 怀疑小脑出血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
C. MRI可帮助发现脑干、小脑小量出血
D. MRI有助于区分陈旧性脑出血和脑梗死
E. 无CT检查条件且无颅内压增高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
5. [单选题]"4"字征阳性提示
A.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B. 骶髂关节病变
C.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梨状肌综合征
E. 交叉韧带病
6. [单选题]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菌种是
A. 口腔链球菌
B. 革兰阳性丝状菌
C. 棒状杆菌
D. 放线菌
E. 肺炎链球菌
7. [单选题]下列关于X线透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复杂,但费用低
B. 只能单方向观察
C. 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 较容易观察密度差异小的器官
E. 图像的对比度及清晰度高
8. [单选题]平衡反应评定时的错误体位是
A. 卧位
B. 跪位
C. 坐位
D. 站立位
E. 截石位
9. [单选题]口腔医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中,"团结协作"的内涵是( )
A. 口腔医师对病人要充满同情之心
B. 口腔医师对本职工作要严格认真
C. 口腔医师在技术和知识上不断更新
D. 口腔医师正确处理同行和同事间的关系
E. 口腔医师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10. [单选题]冠心病Ⅲ期康复,错误的是
A. 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B. 选择适当的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
C. 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
D. 冠心病康复的措施可扩展到尚未发病的人群
E.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形式为连续性运动
11. [单选题]击法的主要适应证为
A. 肢体疼痛风湿痹痛疲劳酸痛
B. 麻木不仁风湿痹痛肩周炎
C. 肢体瘫痪头痛头晕消化不良
D. 气滞血瘀疲劳酸痛脘腹胀满
E. 肢体疼痛胸胁并伤肢体麻木
12. [单选题]髌骨软化症特征性表现为
A. 股四头肌抗阻试验阳性
B. 早期疼痛呈间歇性,晚期为持续性
C. 久坐起立、上下台阶时膝关节疼痛加重
D. 髌骨后方不适和疼痛,半蹲位时疼痛加剧
E. 髌骨处有压痛及叩击痛,向侧方推动髌骨时,疼痛加重
13. [单选题]残疾适应心理应付技术模式的特点
A. 只强调认知因素
B. 只强调行为因素
C. 只强调社会因素
D. 只强调环境因素
E. 既强调认知因素又强调行为因素
14. [单选题]临床常用代谢当量量化心脏功能,关于其分级标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Ⅰ级≥7
B. 5≤Ⅱ级<7
C. 2≤Ⅲ级<5
D. Ⅳ级<3
E. Ⅳ级<2
15. [单选题]在人体内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是
A. 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被动转运
16. [单选题]银屑病临床表现中,"点状出血"包括
A. 急性期皮损常发生于外伤处
B. 再刮去薄膜后,可见小出血点
C. 指趾甲板损害为点状凹陷,失去光泽
D. 红色斑丘疹,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E. 刮去表皮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
17. [单选题]关于轴突波叙述错误的是
A. 产生轴突波的过程中有突触传导
B. 有固定的潜伏期
C. 只有达到40Hz的重复刺激才能引起轴突波
D. 轴突波位于M反应和F波之间
E. 若肢体近端有神经发芽则此刺激将会沿着轴突的分支从远端返回
18. [单选题]疼痛伴随症状较复杂,但剧烈疼痛不伴有的症状是
A. 烦躁不安
B. 心率加快
C. 呼吸加快
D. 瞳孔变大
E. 瞳孔缩小
19. [单选题]分隔左右心室的肌性隔膜是
A. 房间隔
B. 膈肌
C. 前纵隔
D. 室间隔
E. 二尖瓣
20. [单选题]软组织急性感染物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
A. 红外线适合浅表病灶的治疗
B. 超短波适合深部病灶的治疗
C. 不可逆的浅病灶,用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D. 按感染病灶不同阶段选择物理因子剂量
E. 可逆转病灶,用高频温热量治疗促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