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眼科学正高职称考试模拟系统(AJ1),更多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眼科学正高职称考试模拟系统(AJ1),更多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沙眼"视觉2020"行动制定"SAFE",包括( )
  A. 手术 
  B. 抗生素 
  C. 安全用药 
  D. 清洁脸部 
  E. 改善环境 
 
2. [多选题]大剂量长期应用氯喹,可导致( )
  A. 主要为神经节细胞损害 
  B. 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环形氯喹沉着 
  C. 黄斑区靶心样改变 
  D. 视神经萎缩 
  E. 视野弓形暗点 
 
3.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4. [单选题]紧脉的主病为( )
  A. 寒、痛、宿食 
  B. 宿食、瘀血 
  C. 表证、瘀血、痰饮 
  D. 寒、痛、痰饮 
  E. 寒、痛 
 
5. [多选题]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胚胎8个月时,视网膜各层基本形成 
  B. 胚胎7个月时,瞳孔膜开始萎缩形成瞳孔 
  C. 胚胎5个月时,巩膜发育完成 
  D. 前房角至出生时发育完全 
  E. 眼眶发育较眼球缓慢 
 
6. [多选题]视网膜脱离外垫压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
  A. 新鲜局限的视网膜脱离 
  B. PVRE级 
  C. PVRB级 
  D. 裂孔大于1个象限 
  E. 脱离视网膜僵硬,固定皱褶,裂孔边缘翻卷 
 
7.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8. [多选题]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为
  A. 病人借助轻微的代偿头位就能保持双眼单视 
  B. 存在明显的代偿头位 
  C. 原在位存在双眼单视 
  D. 原有位存在明视轴偏斜 
  E. 手术为了改善眼球运动 
 
9.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A. 按肌肤 
  B. 按胸胁 
  C. 按脘腹 
  D. 按手足 
  E. 按腧穴 
 
10. [单选题]中风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咳痰 
  B. 发热 
  C. 神志改变 
  D. 呕血 
  E. 头痛 
 
11.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相接的部位是(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耳门 
  D. 听宫 
  E. 无名指外侧 
 
12. [多选题]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角膜发生水肿常见的原因( )
  A. 手术中后弹性层脱离 
  B. 灌注液刺激角膜 
  C. 手术机械刺激 
  D. 异物粘附于角膜上皮 
  E. 人工晶状体的位置不良 
 
13. [单选题]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是( )
  A. 经络系统 
  B. 五脏 
  C. 六腑 
  D. 奇恒之腑 
  E. 血、脉 
 
14. [多选题]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A. 冲脉 
  B. 阴维脉 
  C. 督脉 
  D. 带脉 
  E. 任脉 
 
15. [多选题]关于星状玻璃体变性描述正确的是 ( )
  A. 多见于50岁以上 
  B. 男性多于女性 
  C. 与糖尿病有关 
  D. 极少影响视力 
  E. 75%的单眼发病 
 
16. [多选题]下列对春季角结膜炎临床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
  A. 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呈扁平的铺路石样 
  B. 结膜分泌物涂片中大量嗜碱性粒细胞 
  C. 部分患者可在角膜缘见到白色的Horner-Trantas结节 
  D. 局部使用免疫抑制剂有效 
  E. 寒冷环境对病情缓解有帮助 
 
17.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18. [多选题]对玻璃体猪囊尾蚴疾病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吞食猪肉绦虫的囊尾蚴所致 
  B. 病人有时可见虫体蠕动 
  C. 玻璃体多数可保持透明 
  D. 可用玻璃体手术取出 
  E. 眼底检查时见囊尾蚴约1.5~6PD大小 
 
19. [单选题]二陈汤的君药是( )
  A. 半夏 
  B. 橘红 
  C. 茯苓 
  D. 橘红、茯苓 
  E. 半夏、橘红 
 
20. [多选题]出现同侧复视最可能是哪些肌肉麻痹( )
  A. 外直肌 
  B. 上直肌 
  C. 下直肌 
  D. 上斜肌 
  E. 下斜肌